死者AI

10.

字体:16+-

李勘提到的疑问正是他一开始就已经了解的。昨天在案发现场时,死者刘逸云的邻居老大爷提供了一项线索。大爷十点左右出门遛狗时看到了刘逸云,当时他正在门口伸懒腰,还和老大爷打了招呼。

按照李勘刚刚的想法,赵坚鸣九点二十离开咖啡店,之后花费十五分钟赶到刘逸云住处,此时也才九点三十五分。而他必须得在九点四十五分就动身离开,这样才赶得上十点二十五分出现在市博物馆。也就是说,真正留给赵坚鸣的作案时间,也就九点三十五到九点四十五这短短的十分钟。然而按照死者邻居的说法,他曾在十点看到了活生生的刘逸云,这与推测的作案时间完全矛盾。如果赵坚鸣是凶手,那刘逸云断不可能在十点时还活着。

想到这里,李勘立刻给老大爷家打了电话。在电话中,老大爷进一步确认了他昨天所说的这些事实,并且表示他出门的时候正是上午十点,最多比十点晚几分钟,不可能比十点早。因为上午十点结束的新闻节目是他每天必看的一个节目,他昨天也是看完节目才出门的。挂断电话后,李勘重重地叹了口气。刚才燃起的希望,瞬间又熄灭了。

难道赵坚鸣真的不是凶手?除非……除非赵坚鸣还有第二个克隆人分身,这样他才有时间作案。只是按照目前的法律,一个公民最多只能拥有一个克隆人分身。赵坚鸣身为知名导演,不可能知法犯法。可除了赵坚鸣,就以现在警方手里掌握的线索,完全找不到新的嫌疑人。眼看时间一点点流逝,李勘也逐渐着急,整个上午他都在不停排查搜集到的一条又一条线索。可直到中午时分,还是一条有用的都没有。

屋漏偏逢连夜雨,警方此时又接到了一起命案的报案。死者是一个放高利贷的,名叫吴华,刚刚被发现死在家中。据初步推测案发时间是昨天上午,由于死者独居,他的尸体一直没被发现。直到今天上午一个朋友上门找他,才发现地板上的尸体。凶器是扔在尸体不远处的一把刀,死者腹部中了三刀,失血过多而死。案子由刑警队章奇队长亲自负责,李勘只是从同事那里了解到一些初步案情,并没有过多涉入此案。当然,他也没时间管这个,现在手上的这件案子已经让他喘不过气了。

中午吃饭时,李勘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在电脑前翻看着刘逸云被害案的种种证物照片。在浏览一份刘逸云自己留存的债务记录时,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根据警方这段时间的调查,再加上刘逸云本人整理的债务记录,李勘早就知道刘逸云欠了一屁股债,也借过很多高利贷。只是没想到,这家伙最大的债主正是吴华。难道这是一个巧合?

这一发现让李勘立刻停止进餐,他马上叫来阿峰,让他去仔细核查吴华的身份。大约半小时后,阿峰带来了新消息。借钱给刘逸云的吴华,正是昨天被害的死者。也就是说,债务人和债主几乎在同一时间接连被害。

这中间必有关联……李勘很肯定地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李勘联系了负责此案的队长章奇,说出自己的全部发现。很快,吴华被害案立刻朝刘逸云的方向展开。下午四点半,警方有了突破性的发现。

原来刘逸云也有一个克隆人替身,只不过他的替身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得的,所以警方并没有记录在案。八年前随着李氏集团率先推出“双胞胎”计划,整个世界掀起了克隆人浪潮,很多研究克隆人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李氏集团这样的大公司,自然还有很多听都没听过的小公司。这些小公司能够存活下来的唯一吸引人的点就是低廉的价格,然而政府对每个克隆人都会收取高额的克隆税,这样必然导致整个克隆人商业项目的成交价底线变高。于是有很多公司为了活下去,选择游走于灰色地带。它们以极低的价格,为一些付不起高额费用的人提供克隆人服务。这种克隆人没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他们只是和本体一模一样的“生命体”,并不具有“人”的资格。

近年来,非法克隆人项目也是警方重点打击的对象。李勘所在的警局也有专为应对此事设立的部门。不过警局各部门间的协作并不是太多,所以李勘对这方面的事也只是了解个大概,并没有直接接触过。如今得知刘逸云竟然还有一个非法克隆体,李勘也大吃一惊。

然而吃惊归吃惊,这一发现也让李勘心中本来彻底熄灭的火焰再度燃烧起来。如果刘逸云有克隆人分身,那昨天上午邻居大爷看到的那人,会不会就是克隆人分身?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之前的推理仍然成立,赵坚鸣仍然有作案的可能性。

只是这样的话,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刘逸云的克隆人分身为何要伪装成刘逸云本人呢?难道他和赵坚鸣是一伙的,只是为了替他制造另一重不在场证明?

李勘再度陷入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