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攻克了長江北岸的泰興之後,鎮江對岸的揚州也於至正十七年年底被元帥繆大亨率軍攻克,守將青軍元帥張明鑒率其部投降。
元璋非常清楚張明鑒的底細,此人原本嘯聚於淮西一帶,以青布為標記,所以自稱為“青軍”。張部的人馬一向帶有淮西人的剽悍色彩,隻是他們喜歡流竄打劫,一路上由曆陽和滁州附近的含山、全椒轉掠至六合、天長,最後落腳揚州。他們的行徑跟蝗蟲一樣可惡,可算把沿途的百姓都給害苦了,所以被稱為“一片瓦”(隻給百姓留下一片瓦,喻指破壞力大)。至正十六年初,元廷的鎮南王孛羅普化奉命來揚州鎮守,他成功招降了張明鑒部,這才稍稍遏止住了張部的暴行。
由於戰亂不息,社會嚴重失序,到了次年三月,昔日的繁華之地、江北名城揚州也出現了糧荒,於是張明鑒等人便又蠢蠢欲動。他們對鎮南王軟硬兼施地說道:“朝廷遠離揚州,不知道這邊的形勢。如今隊伍正餓著肚子呢,朝廷卻沒派人來送點吃的,真是不像話!殿下您也是世祖(忽必烈)的後代,逢著這樣的亂世,何不自己就做了皇帝,然後出兵向南打通(江浙的)糧道呢?我們絕對跟著您幹!要不然,人心一變,那時情況就不好說了!”
張明鑒等人說出如此不忠不義的話來,鎮南王仰天大哭道:“爾等為何不知‘大義’二字?若是我聽了爾等的話,將來還有何麵目見世祖於地下?”
見鎮南王不就範,留著也沒用,張明鑒幹脆把他趕出了城,自己做了一城之主。當鎮南王一行到達淮安時,正巧碰上趙均用、孫德崖等人,他們在糧食日漸匱乏的濠州立不住腳,正往山東準備去投奔毛貴,順手就劫殺了鎮南王一行人,也算給正在籌備北伐大計的毛貴獻上了一份厚禮。
因為嚴重缺糧,張明鑒等人開始每日屠殺城中居民為食,最後揚州居民死的死、逃的逃,等到繆大亨率部來攻時,城裏隻剩下了十八戶人家。此時的揚州已近於一座空城、鬼城,張明鑒等人無力抵抗,便直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