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蔡斯公司於1924年在耶拿推出的第一代光學天文投影機,在一百多年之後有些天文館仍在使用,將如真似幻的精彩影像呈現在觀眾麵前。香港天文館早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將第三代儀器淘汰,代之以更生動的電子係統。天文館的巨型拱頂事實上是個電視屏幕,由數千塊麵板湊成,任何影像都可以在上麵顯示出來。
節目一開始——不用說——是在歌頌一位不知名的火箭發明者,隻知道他於13世紀出現在中國某處。最開頭的五分鍾是一段快速的曆史回顧,為了突顯錢學森博士的重要性,故意淡化了俄國、德國和美國的許多先驅的貢獻。此時此地,假如節目裏將錢學森在火箭發展史上的重要性與美國的戈達德、德國的馮·布朗和俄國的科羅列夫並列,中國觀眾會不高興的。而且當他們看到錢學森在美國協助設立有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被聘為加州理工學院第一位戈達德講座教授之後,隻因為想回中國,就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無不感到義憤填膺。
節目中幾乎沒有提到1970年中國利用長征一號火箭發射第一枚人造衛星的往事,可能是因為當時美國航天員已經上了月球。的確,20世紀的曆史隻花了幾分鍾就草草打發過去,然後馬上接到2007年在眾目睽睽下秘密建造宇宙飛船“錢學森號”的事——以全球角度進行全景展示。
解說員以不帶任何感情的音調,講述當年中國建造的“太空站”突然脫離軌道奔往木星,並且趕過美—俄聯合任務宇宙飛船列昂諾夫號時,其他太空列強驚慌失措的故事。這段故事很有戲劇性,但以悲劇收場,因此沒必要敲鑼打鼓。
很可惜,敘述這段故事時沒有多少可信的畫麵相配合,絕大部分都是用特效或者事後遠距影片刻意變造的畫麵。當初錢學森號在歐羅巴表麵短暫停留期間,船員都忙翻了,根本沒時間製作電視紀錄片,連架設一部自動攝影機的時間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