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案侦办组

六、杀手现形

字体:16+-

回到北京已是6月下旬。

邱实把涉及九起案件的DNA数据再次打包发送给全国公安机关,请他们在工作中注意比对,然后着手召集全国的指纹高手开展会战。

这期间,陕西发生了一起小学老师侵害女学生的案件,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关鹤鸣受指派去陕西开展工作。

朱会磊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协助对跨三省四市的“小超市”系列抢劫杀人案件的检材进行检验,争取能做出嫌疑人的DNA数据。

罗牧青回报社汇报工作,也算休整一下。

邱实说:“指纹会战7月初开始,为期两周,到时候通知你。”

北京的夏天就这样轰轰烈烈地来了,罗牧青的爱情也在逐级升温。

“乘风”每天一睁开眼睛,就向她问“早安,昨天睡得好不好”;每天睡觉前,会对她说“晚安,希望梦里也能见到你”。

可能,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总是会有这样的一个人,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在某个路口与你不期而遇。

越是爱恋,就越想了解他,越想知道他的过往。然而,让罗牧青诧异的是,直到现在,她依然只知道他的微信名叫“乘风”,依然不知道他从何处来,他有过怎样的曾经。

她试探着问过,“乘风”有些犹豫地说:“我就叫程风,前程的程。”

罗牧青怀疑程风对自己有所隐瞒,所以才躲躲闪闪。

聪明的程风一眼识破,看着她的眼睛,十分认真、十分深情地说:“你要记住,我这一生只有你,只对你一个人说,我爱你。”

罗牧青是个记者,有一种爱刨根问底的职业习惯,可是那一刻,她不想破坏这么美好的一切。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提及的事情,这并不妨碍我们相爱。”她这样想。也许她这样想就对了。

程风从未邀请罗牧青去他的住处,也从来都只是送她到楼下。他爱她,却不能敞开心扉,因为她的内心太纯净、太柔软,又太敏感。他想拥有她,但又对未来有所恐惧,还不能做到无所顾忌。

朱会磊从手机上看到搞笑的段子,就会第一时间想要转给罗牧青看,可每次又都停在最后一秒:“算了!”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变得这么犹犹豫豫。

照镜子的时候,他发觉自己有点儿变化。“莫非变娘了?”他自我嘲讽着。

当年,他是学霸,还是学校爱乐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校内外追求他的女生如雪片般扑来。他也是来者不拒,可是每一任女朋友都超不过三个月,就被他气得哭着离开了。他从没后悔过,也没怎么伤心过。他以为爱情不过如此。

罗牧青的出现,让他的心理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她跟他见过的所有女性都不一样,撞到了他心上最敏感的地方。她坚强又不失温柔,聪明又不失纯真,做事认真但不任性,有原则又懂得宽容和礼让。

朱会磊看着手里的浅紫色水杯,那是罗牧青的,他用过了,她不要了。她应该最喜欢这种颜色吧?这颜色给人的感觉和她给人的感觉一样,优雅出众。

好几天没有见到她,他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就想起她。只有心动了,才算真的爱了。

一切计划都赶不上变化。

本来打算7月初进行指纹攻坚会战,结果江北省发生了一起村干部持猎枪杀人的案件,关鹤鸣和邱实便急匆匆地赶过去研究搜捕方案了。7月12日,嫌疑人抓到了,案件破了。

关鹤鸣和邱实忙完那边的工作,马不停蹄地回到了北京。7月15日,指纹攻坚会战正式打响。

由于各地工作安排的问题,邱实最终只请来了七名参战人员。除了老专家金业简,其余六个人都是没有“高大上”头衔的实战达人。

按照关鹤鸣的要求,这既是实战,也是练兵,要培养一支技术水平最高、责任心最强的指纹技术研判精英队伍,解决传统侦查技术弱化和退化的问题。

大家聚在一起,关鹤鸣说:

“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精英,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水平,还是公安队伍的水平、国家的水平。九起疑难积案中,有四起有指纹,对破案意义很大。大家要研究每枚指纹与犯罪嫌疑人的关系,为案件侦查工作服务。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无愧于中国刑警的职责。”

经过梳理,“8?05”系列强奸杀人案、“开里两案”、深惠市ZJ案件、海阳市“9?30”案件,均提取到了指纹。除了白金案件犯罪嫌疑人的指纹质量比较好以外,其余几起案件提取的指纹都是变形的。

如何把变形的指纹校正过来,还没有一本教科书能讲得清,全凭技术人员的经验而定。

7月17日傍晚六点多,正在公安部办公大楼里紧张工作的邱实接到来自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的电话,说广州市公安局DNA工作室报告,比中了南阳芳城系列杀人案件嫌疑人的DNA。经过复核,没有问题。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邱实立即向关鹤鸣作了汇报。

“立即组织抓捕!”关鹤鸣一声令下,南阳市公安局立即组织精干警力成立了抓捕组,由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熊冬平带队,连夜乘最后一班飞机赶赴广州。

关鹤鸣和邱实在办公室里等待着前方抓捕组的消息。

2016年3月底,犯罪嫌疑人李成名到达广州市。4月中旬,他到一家模具厂打工,仅干了二十天就辞职了,之后一直无业。5月15日,他在广州市天河区的手机一条街出售二手手机。店主发现他出售的手机没卡,没购买发票,且不知道密码。按照当地公安机关的规定,这种情况要立即通报当地治安员。治安员赶到后,向李成名询问,手机是不是他本人的。李成名支支吾吾,慌慌张张地想要离开。治安员立即报了警。属地派出所民警何霖赶到,把李成名带回派出所审查。李成名说,手机是他在公交车上拾到的,因为贪心才来卖的。何霖问他是在哪条线路的公交车上拾到的、在什么时间,以及他是从哪一站上车又在哪一站下车,李成名都对答如流。何霖核对了他的身份信息,并没有前科,于是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又按照规定给他拍照,采集了他的指纹和指血。随后,他的生物信息被送到相关技术部门进行检验,并分别录入数据库。6月底,邱实再一次向全国刑侦部门下发协查通报,要求把九起积案的DNA数据设置成优先比对级别。这才有了7月中旬比对成功的好消息。

夜里11点多,抓捕民警赶到广州,跟广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会合后,立即投入工作。

由于刑侦支队离李成名家较远,大家决定直接把指挥部设在辖区派出所。熊冬平先把案情简要介绍了一遍,然后跟广州警方一起研究制订抓捕方案。

林子胜仔细看了看李成名的照片,觉得跟他那晚偶遇的年轻人有些相像,但还是有一些差别。

这张照片是李成名卖手机被抓时派出所民警照的,脸上的肉明显多了,看上去有点儿木木的,没有那晚的年轻人机警。看来,这是一个擅长伪装的人。

林子胜心里有种小小的失落。他惦记了这么多年、一直在他脑子里浮现的那个人,怎么是长这样呢?

多年来,作为一名老警察,他有种自责和不甘心。明明遇到了,却没有抓住他。这一次,他要在第一时间抓住他,要看清他的脸,然后……在脑海里删除这张脸。

抓捕行动从18日的早上开始。李成名住在一栋总高七层的老旧公寓楼的顶层,没有电梯,每个房间都只有十几平方米。一批抓捕队员秘密来到李成名居所附近侦查,一直没有发现李成名的身影。因为情况不明,他们不敢贸然敲门。直到下午六点多,李成名才从楼里出来。熊冬平也想过在路上抓捕,但是正值下班高峰时段,人多、车多、楼多,没有十足的把握,于是决定等待机会。

广州市公安局年轻的刑警孙林声负责跟踪。李成名钻进一家网吧,一直到晚上11点才出来。

他走出不远就回头张望,孙林声怕出意外,只好远远地跟着。

走到公寓楼门口的时候,李成名跟南阳刑警苏永明打了个照面。李成名犹豫了一下,然后快速地上了楼。

很快,楼下的民警发现701房间的灯亮了。大约两三分钟后,灯灭了。

“他被惊到了!”他的警惕性很高,这是熊冬平这个老刑警的第一反应。事不宜迟,必须果断行动!

熊冬平下令抓捕,队员们当即行动。他们正要敲门,门猛地开了,李成名就像一头怒狮,冲了出来,直奔通往天台的楼梯跑去。

林子胜冲上去,从后面扑倒了他。

李成名一边回头,一边用力蹬林子胜的胸,企图迅速摆脱。

林子胜跟他打在一起,其他抓捕民警一拥而上,把李成名死死摁住,戴上了手铐。

林子胜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发现膝盖磕伤了,可他已经顾不上了。他要看清他,此时没有任何事比这个更重要!

“叫什么名字?”林子胜大声问道,声音里充满了愤怒。

“李成名。”他的声音很轻、很冷静。

“年龄?”

“二十八。”

他身高一米七左右,体态适中。他的皮肤不黑,但也算不上太白。那天夜里看到的白皮肤多半是手电筒照射的原因。但是,他眼睛里的阴森诡异没有变,他冷漠的表情没有变。

这时,林子胜敢确定就是他!

从这一天起,一定要忘了他。他是一块污垢,是林子胜刑警生涯里不愿回忆的片段。

他从小在广西偏僻的山村长大,翻山越岭的能力很强。这是林子胜当时没有追上他的原因之一。

在他的住处,发现了一副长卷假发、一把匕首、六百美金。李成名没有案底,但他身上背的血案很多。

抓住他以后,他看上去并不像一个很老练的案犯,显得既不凶狠也不狡猾。他交代了去天河区售卖的二手手机是从一名三十多岁的女人手里抢劫得来的。刑警迅速查找到那名女性,经过辨认,确定是他。他只承认这起案件,说拿刀捅了那女的三下,那女的咬了他胳膊一口。

听了这些情况汇报,关鹤鸣在电话里说:“一定要快速突破,这个人不好搞。”

同时,他要求芳城专案组开展倒查,查一下当年的排查环节哪些是正确的,哪些存在漏洞。

果然,2012年,在开展现场手机碰撞排查时,曾列出一个八十人的重点名单,李成名的名字位列其中。

但是后来被排掉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进一步核查,也没有跟专案组沟通过这一信息。

又经过调查,被排掉的原因是,李成名的手机信号没有出现在郭盛和冯艳的案件中,所以被忽视了。

事实上,在杀害郭盛时,李成名的手机因未交费而处于停机状态,信号未被机站捕捉到。在杀害冯艳时,他的手机已经多日没有开过了。

李成名被押解回南阳芳城,非常安静地坐在审讯椅上。

一连三天,除了承认广州这一起抢劫伤害案以外,他什么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