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橋詞典(修訂版)

後記

字體:16+-

人是有語言能力的生物,但人說話其實很難。

1988年我移居中國的南方之南,最南端的海南島。我不會說海南話,而且覺得這種話很難學。有一天,我與朋友到菜市場買菜,見到不知名的魚,便向本地賣主打聽。他說這是魚。我說我知道是魚,但請問是什麽魚?他瞪大眼睛說,“海魚麽。”我笑了,我說我知道是海魚,但請問“是、什、麽、海、魚?”對方的眼睛瞪得更大了,顯得有些不耐煩。“大魚麽!”

我和朋友事後想起這一段對話,忍不住大笑。

海南人有全國最大的海域,有數不勝數的漁村,曆史悠久的漁業。我後來才知道,他們關於魚的詞匯量應該說是最大的。真正的漁民,對幾百種魚以及魚的每個部位和各種狀態,都有特定的語詞,都有細致而準確的命名,足以編出一本厚厚詞典。但這一切絕大部分無法進入普通話。即使是收集詞匯最多的《康熙字典》,四萬多詞條也離這個海島太遙遠,已把這裏大量感受和經驗排除在視野之外,排除在學士們的筆硯之外。當我同這裏的人說起普通話時,當我迫使他們使用他們不太熟悉的語言時,他們就隻可能用“海魚”或“大魚”來含糊。

我差一點嘲笑他們,差一點以為他們語言貧乏。我當然錯了。對於我來說,他們並不是我見到的他們,並不是我在談論的他們,他們嘔啞嘲哳,嘰哩哇啦,很大程度上還隱匿在我無法進人的語言屏障之後,深藏在普通話無法照亮的暗夜。

他們接受了這種暗夜。

這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家鄉。我多年來一直學習普通話。我明白這是必要的,是我被鄰居、同事、售貨員、警察、教師、官員接受的必需,是我使用電視、廣播、報紙的必需。我在菜市場買魚的經曆,隻是使我突然震驚:我已經普通話化了。這同時意味著,我記憶中的故鄉也普通話化了,正一天天被異質的語言濾洗,正變成“大魚”和“海魚”,簡略而粗糙,在譯語的沙漠裏一點點幹枯。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