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对接

字体:16+-

伺机对杀手的成败至关重要,偏差意味酿成大错。吕副总的心情不比杀手轻松,人──雇的杀手──是自己精心挑选的,应该说没什么不放心的,毕竟是做大案子。

真心帮助李玉芳,吕副总才策划这个案子。天下的人谁都可以不帮,李玉芳不能不帮,欠她一笔人情债。他是欠了人家债寝食不安的人,终于有了还债的机会,他要帮她渡过难关,做得漂亮一些。

丝毫差错不能出!吕副总在十万酬金的基础上,自掏腰包加厚十万,钱能使魔鬼更魔鬼,目的做得干净利索。其实大可不必,掏钱什么的,杀手需要钱李玉芳出得起,她明确表示道:

“用多少钱都行。”

“我正在找人。”吕副总说。

“找准人,一定把握。”她强调道。

认真筛选王发被选中,此人心黑手狠。

“王发?”李玉芳没听说这么个人,三江黑道上的人物她没吕副总了解,说,“要细致考察。”

“此人比较合适……”他介绍了杀手的情况,“我跟他谈妥活儿。”

“你安排吧。”她信任他,特地叮嘱道,“你别撒手,时时指导他。”

指导杀人一般人干不来,吕副总胜任,雇凶杀人雇主有发言权,任何细节都可以过问。比如他问:

“王发你一个人干,还是再找帮手。”

“我已经找到一个帮手。”

“他是干什么的?”

“和我一样。”

“你们是……”

“狱友。”

狱友当然令吕副总满意。两个杀手跃跃欲试,催问雇主:“什么时候动手啊?我们心痒痒。”

“不成熟。”吕副总说。

通常都是雇主催杀手咋还不动手,这个案例有些特别,杀手急,雇主却不急。他对杀手说:“什么时候动手,我会告诉你们。”

“别腾(故意拖延)。”王发说。

吕副总何谈不急?早一分钟除掉隐患,早安全一分钟。杀人总不比做其他事情允许过错,有弥补的机会。杀人一旦出了哪怕是细微问题,要付出生命代价,这不是儿戏,必须慎而又慎。因此他精心准备,不急于动手也属精心准备的一部分。

认为成熟了,他操起电话问:

“王发,你在哪里?”

“在宾馆。”

“哪家宾馆?”

“明珠酒店。”

“我过去,你住几号房间?”吕副总问。

“七楼,7021 .”

吕副总来到明珠酒店。

“吕总。”

吕副总眼睛四处撒目,问另一名杀手:“王发你自己,他呢?”

“出去啦。”

“怎么样,准备好了吗?”吕副总问。

“好啦。”杀手说,“今晚动手。”

“在哪儿动手?”

“半路劫杀……”王发讲了他们在路上动手,曹向东回水晶名苑那条街修下水管线,必经一个狭窄的胡同,杀手观察周围的环境,觉得这是最佳下手地点,“我们拦住他的车,将他干掉。”

吕副总皱眉,思量。

“然后将车烧掉,毁灭证据。”王发说。

“不成,不成。”

“不成?”

吕副总问那条胡同的情况。

“胡同是南北走向,东面是第三小学校的大墙,西面是居民的东房山,夜晚很少有人走动。”

“很少有人走动不等于没人走动,一旦被人目击……不行。”吕副总反对,街道上杀人烧车危险性太大,“再选个地点。”

“他的家里,我们也考虑过。”王发说,他们曾想过事先或尾随到他家,伺机下手。

在曹向东的住处下手相对安全,吕副总同意在他的住处动手,水晶名苑全市样板智能小区,安装先进监控设备,电子眼监视各个角落,二十四小时保安巡逻,他说:“在住处做也要在银泰大厦,他家在二十一层,同楼层的人员少,地下商场的电梯直升楼上,你们从那里进出,不易被人注意。”

“就在那儿动手。”王发说。

“你们先去那里看看,选好路线。”吕副总叮嘱一遍,最后问,“完事你们打算到哪里去?”

“按您的安排去北京。”

“不能在三江上火车,警察可能封堵交通出口。”吕副总说,他为他们计划了潜逃路线,“你们从四平走,夜里进京火车有许多趟,到了那里在六环外租农民的房子,找些活儿干,一年半载不能回三江。”

“吕总放心,我们一定照你说的做。”王发说,“北京不行,我们再往南走。”

“见机行事吧,生死攥在你们自己手里。”吕副总点破道,“做的彻底点儿,绝不能失手。”

“嗯!”

看来,曹向东在劫难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