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儉1944:烽火白棉花

七 丁墊鎮的抗日演出隊

字體:16+-

美國的飛行員半死不活地藏在薛家饗堂裏,鎮上的人大都不知道;美國轟炸機的殘破機頭戳在串場河邊上,卻是人人都能夠看得見。殘破的飛機也是飛機,日本人想要,新四軍和國軍也想要。克儉聽大人們議論說,別的不講,光是那個飛機發動機,就值老鼻子錢了,想想看啊,能把那麽大個鐵家夥送到天上去,眨眼工夫飛出幾百裏路,世上有什麽東西比得上?即便是炸壞了,燒殘了,拖到工廠裏,讓心靈手巧的大師傅拆開來一瞧,仿著它造起來,照樣能派大用場啊。

新四軍和國軍,兩邊的人馬都來過,圍著破飛機看來看去,終究沒辦法運走。個兒太大,牛車馬車肯定裝不下,肩挑人扛更不行,起碼也得用上卡車或者船。卡車和船都麻煩,因為路上要過日軍封鎖線,這麽大個東西又不能藏著掖著的,怎麽弄?幾經努力,雙方都決定算了,放棄拉倒。

放棄了,也不能便宜了日本人。有一天,沈沉發動他的部隊,采用人海戰術,像螞蟻搬家一樣,把紮進土裏的飛機頭起出來,嗨喲嗨喲地弄上大石橋,抬起來一翻,沉進河中央。河水激起丈多高的浪,橋上的人被濺個滿頭滿臉。河水咕嘟咕嘟地翻著大泡泡,活像消化不良的腸胃,半天才把那個鐵家夥吞進肚子裏。

沒了飛機,飛行員下落不明,丁墊鎮暫時恢複了平靜。

沈沉的部隊,從不久前的一場惡戰中休養過來,重新開始了每天出操訓練的老日子。鎮上中學校的音樂老師應沈沉邀請,專門為保安旅譜寫了一首軍歌,每天清早出操時,沈沉都要揮舞胳膊指揮著士兵們唱一遍。

往,

吾願往,

國民義務莫退讓。

軍歌慷慨,

軍樂鏗鏘,

出軍莫惆悵。

為何要國?

為何要家?

想!

大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