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瞬間

下卷 曆史不該忘卻

字體:16+-

第一章

在本世紀的中國科學史上,真正稱得上使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有兩大事件。一是“兩彈”(氫彈、原子彈)的上天,一是大慶油田的發現。前者的功臣,我們可以清晰地列出聶榮臻、錢學森、王淦昌、鄧稼先等一串英名。這些都是我們熟識而又無可爭辯的人物。但是關於大慶油田的發現,包括筆者在內的絕大多數人過去隻知道一個李四光。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謬誤。從1959年9月26日,地質隊員和石油工人在鬆遼盆地“鬆基3號”打出第一口自噴工業油井至今,給共和國命脈注射了源源不斷血液的大慶油田,它一直以驕傲和響亮的名字,向世人光耀了整整三十五個年頭。然而,那個真正用自己的科學理論和親手在鬆遼盆地布下那決定性的普查與勘探鑽井任務的科學大師,卻被曆史與人為的因素而久久地淹沒了三十五年,直到臨終前的八十天,他才被中外新聞界和科技界,將那頂“中國石油之父”的桂冠戴在了頭上。

1995年1月12日,當他與“兩彈之父”錢學森、王淦昌和光學大師王大珩一起,從李鵬總理手中接過那份“何粱何利基金優秀獎”證書和一百萬港幣獎金時,我正在與新聞界和文學界的朋友開一個會,當時有好幾個人聽說我與大師是在同一個部門,便驚詫而妤奇地問栽那第一個上台領獎的瘦老頭是幹什麽的。

我如實回答:他是大慶油田的主要發現者。

他?不對吧!是李四光發現的嘛!朋友們都這樣衝著我說。

當時我沒有反駁,因為關於這件事要講的話太多太多了。用一句話或一個簡單的結論來推倒在人們心目中樹起了幾十年的一座豐碑是很不容易的。也許就是在那一瞬間,我發誓要把新中國科學史上一次曠持時間最長,也是最大的一次名利之爭的內幕和盤托出,讓人們了解誰是大慶油田的真正發現者和頭號功臣!曆史已被扭曲了三十多年,現在該到還其本來麵目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