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無數山

後 記

字體:16+-

從1975年發表處女作開始,我寫小說已經24年了。在最初的那些日子裏,我的小說大都取材於我在黃山茶林場的生活,可以說沒有一部是寫我個人經曆的。

我在農村6年的經曆要寫成自傳性小說一定是很曲折、很好看的,說不定也會很有“賣點”。然而,每當我提筆要寫黃山茶林場中的我時,總會想起共同生活了9個多月的陸華、林衛陽、王慶偉等11位烈士,比起她們短暫的生命, 自己的一切都顯得黯然無光了。

所以,我在寫這部《老三屆著名作家回憶錄叢書》時,開篇第一輯就又止不住地寫了她們。

第二輯“老照片的故事”——可以看做是我的個人自傳。從在江蘇射陽河畔出生起,學生時代、“文革”時期、農場生活、我的愛情、我的愛好……幾乎都包括在內了,讀者可以對照書前的照片讀那些文字,一定會很有意思的。

第三輯“緣分的故事”——羅口羅嗦嗦地記錄了我的家庭、我的公婆、我的丈夫、我的孩子一他們是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對我這個人的“補充”。

第四輯“寫故事的故事”——我是以寫故事為職業的人,寫故事已成為我生命的一種形式。當我剛剛發表了幾篇故事,剛剛被人稱為“作家”之際,便常常被公眾請問:“你為什麽而寫作?’’這個問題就像“人活著是為什麽”一樣,有無數個答案,卻又永遠找不到答案。然而,人活著就必須麵對“活著為什麽”的命題,我們寫故事的也必須麵對“寫作為什麽”的命題。你可以漠視它,也可以不回答它,可它卻像影子般地追隨著你。

第五輯“命運的故事”——記錄的是我所熟悉的幾位“老三屆”朋友的故事。我們寫故事的人經常會遇到有人找上門、或寫信、或打電話來,希望將他們自己的故事告訴我,讓我寫到故事裏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是一部大書。我希望我能更多、更深地了解人的故事,我希望越來越多的讀者能夠理解我故事中的人,我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們能夠理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