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

35

字體:16+-

鄭水龍一家人離開打槍壩上車後,水妹駕駛“雪福萊”轎車沿嘉陵江邊的馬路朝沙坪壩行駛。看著這馬路,水妹就擔憂起廠裏緊缺的原料來。現在,廠裏的生產、銷售都不錯,愁的就是原料供應緊張,偌大個重慶城,交通運輸主要靠川江水運,那川西的諸多物資隻能靠馬馱人運,這啷個行呢。要是有汽車運輸,就可以事半而功倍啊。

水妹歎曰:“也不曉得重慶到成都的馬路何時才能夠修通?要是修通了,我們的棉花原料就多了個快捷的而且花費劃算的運輸來源。”

摟抱女兒坐在前座的鄭水龍說:“是呢,這還不是因為那些軍閥生亂。本來呢,劉湘跟劉文輝合作打楊森,永川以上資中以下修路的事宜交給了劉文輝辦的。可是,這二劉合作隻維持了一陣子,結果兩個人都想當盟主又重啟戰端,這修路的事情就顧不上了。”

水妹一歎:“自民國以後,交通運輸業發展的標誌之一,就是修築馬路和汽車運輸,不想又與各派軍閥的紛爭和中央跟地方的矛盾相連。”

“是呃,民國十年那陣,劉湘就命令劉鏡如為籌修成渝馬路的督辦。次年,他又以省長的名義,在重慶成立了四川省省道局,自兼督辦,委孫榮為局長。那時候,中央政府將全國道路分為了國、省、縣、裏幾類,省道由各省規劃修築。四川省道局成立後,本來製訂了以成都為中心,通向重慶、萬州、樂山、康定、灌縣、廣元的六大幹線規劃,且決定先修成渝馬路,在重慶成立了成渝路督辦處,擬訂了有關的資金籌集辦法。”

“遇到了障礙?”

“遇到了,是人的障礙。沒得好久,劉湘不當省長了,鄧錫侯繼任,雖然依舊提倡修路,並且計劃也經省議會通過了,卻因為修路經費無法解決而擱置。後來,中華全國道路協會重慶分會在米子亭成立,以袁祖銘、劉存厚、劉湘、鄧錫侯為名譽會長,陳國棟、唐式遵、田頌堯等為名譽副會長,向成述為會長。這些人包括了在重慶的最高軍政官員,成渝馬路的修築再次提上議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