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幅画有名字吗?”我问。
“有,雪域!”你毫不犹豫地回答,眼光透彻清亮。
“雪域有一个系列,去我的画室看吗?”第二次在咖啡馆相遇的时候你问。我跟着你,穿过盘绕着曼陀罗花的小径,曼陀罗的花蕊长长地伸展着,花瓣妩媚地蜷曲着,有一种舞蹈的姿势。
“就在前面了!”你指给我看。那里原本是废弃的厂房,现在被改造利用了,做各式的用途,有一间规模不小的货运公司,门前停着几台风尘仆仆的车辆,有铁门和栅栏单独隔着,旁边有几家不算太大的饭馆,这个时间冷冷清清的没有什么顾客,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生意兴隆的时候。
“到了,就是这里!”我首先看到白色的斑驳的外墙,上面有两个金属材质的大字——幕室。你看到我不解的样子就解释说:“这里是基督徒祷告的地方,我们的画室就从这旁边的楼梯走上去。”
幕室有一扇檀香木色的门,比一般的房门要大一些,周边的墙壁也贴成檀香木色,连成一体,只能看到门的缝隙。我有一点好奇里面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走这边!”你带着我绕过白色的墙壁,踩上盘旋的楼梯,你的脚步很轻好像怕打扰了下面的人,楼梯到了二楼高的时候我突然透过玻璃隔板看到了楼下的样子。
原来这是个蛮有现代风格的设计,刚才那扇檀香木门走进去首先是一个四五平方米大小的门厅,酷似一个简洁的摄影棚,白色的墙壁,一组落地书柜和一张简易长条沙发,两只金属灯杆的落地灯像弓着身子的管家,黑色灯罩洒下柔和的光,将墙壁上用悬挂投影投射出的两行字迹照得更加清晰——你们祈求就得到;寻找就找到;敲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7。
穿过这个小厅是一间祷告室,里面并列有十几排檀香木色的长椅,正前方的墙壁上是一个大大的十字架,两侧各有一扇落地玻璃墙壁让自然的光线射进去,也让屋子里的人看得到室外的树木。洁白的墙壁,山脊式的屋顶,有柔和的灯光从屋顶上均匀地落下来。整个祷告室里现在有七八个人,他们三三两两地坐着,也有单独一个人的,都闭着眼睛全神贯注的。
“这里的设计别具一格!”我的目光落在祷告室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那里堆放着电音鼓、吉他、贝斯等一应乐器。“那个房间是做什么用的?”我问。“乐队排练,唱赞美诗的,很好听,你以后会听到的!”我们的楼梯转了个方向,看不见楼下的样子了。
“这是画室!”你说。我正抬头看画室门楣上的名字“小虫工作室”,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背上挎着个小包,“你带了广告客户来这里?”“哦,我不是广告主!”我忙解释说。“不用解释,”你笑着说,“他是我的partner,早先我们俩在同一家4A广告公司工作,他说不想再伺候那些没有sense又咄咄逼人的广告主就跑来和我一起做工作室。不过你看我们两个也能知道,我俩都不擅长经营,但个人创作的收入往往不很稳定,这个幕室的设计师是我的朋友,这里租金低些又很安静,适合搞创作。”
“你画什么类型的画?”
“插画,就是你看到的这些墙上的画的风格,喜欢吗?”
“喜欢,很现代的风格又充满创意!”
“我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面,有几个比较固定的朋友定期过来选画,周末的时候我们有十来个学生来这儿上课。”
“咖啡馆的画也是他们来选的?”
“不是。正月,那个红头发的女孩儿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一起长大的。”
你从窗边的咖啡机接了两杯咖啡,端过来递了一杯给我,然后接着说,
“说是把画在她那里寄卖不如说是做装饰,”你轻笑,“没想到过有人会在意。”
你抬起头来看着我,“那只是这个系列中的两幅,你要看其他的几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