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改变都需要契机,在正月,那个契机是青青,在我,那个人是钰涵,我遇到了钰涵,那年我十四岁,钰涵三十四岁。
“喜欢画画?”钰涵问我。
钰涵是一个画家,我一直都认为他是一个画家,虽然直到若干年之后我才清楚他的身份准确地说是一名设计师,设计师是具有更多实用价值的画家。那时候我们一起去青鸟书屋参加聚会,人没到齐的时候他就会拿出画本来,他每次画画我就坐在他旁边看,他于是问我,我腼腆地笑笑。
又一次聚会的时候,他送给我一小套画具和一个画本,那天青青教了大家一首优美的歌,我不记得歌的名字了,只记得我一直都在画,我画下了支起上半身竖着耳朵听歌的“雪球”。
“雪球”是青青养的一只芭比熊犬,那天刚刚从宠物店修理了毛发回来,雪白的头被修剪得圆滚滚的,煞是可爱。“雪球刚来的时候好凶的,喜欢乱叫乱咬,又特别的调皮,把卫生纸撕得满屋子都是,”青青说起“雪球”来就像在说一个孩子,据说“雪球”在听音乐的过程中逐渐就安静下来了,每次人们聚会的时候,它就会静静地趴在地板上,如果有音乐响起它就会支起上半身竖起耳朵来听。
“画得不错啊!”钰涵看到画本上的“雪球”。
钰涵喜欢画风景,他的画本上是他去过的所有的地方,钰涵去过的地方可真多,上海、苏州、杭州、北京、洛阳、泰山、武汉、南昌……总之,我在上大学之前对那些地方的印象全部都来自钰涵的画,他也总是把他的画讲给我听,他说他看到的东西还要更多,但是他只画能留在他心里面的风景。
我和钰涵不一样,我喜欢画会动的,比如说“雪球”,比如说同和园里的“女王”和“精灵”。当正月看到我画本上的两只小猫的时候,她惊讶地睁大了那双迷人的丹凤眼,“哇,小满,你竟然能画出‘女王’的气度和‘精灵’眼里的敏锐,这太神奇了!”那是我第一次从那双眼睛里面看到了得意的自己,原来我也有一些东西能够让正月赞叹。
我觉得有些人是更偏精神性的,无论他们喜欢画画、音乐还是电脑编程,反正他们喜欢思考,而且这种人胃口大都不是很好,有点儿咀嚼精神为食的倾向,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这种人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似乎要弱一点,我认为我大概就属于这种类型的人。
“虽然还不能画得很像,但你却能捕捉到它们的神采,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简直太奇妙了!我能够教你把轮廓和形象画得更像,而你却比我有更高的绘画天分!”
我发现我悄悄地爱上了钰涵,我开始盼望每一次的聚会,盼望钰涵用他审慎的眼光翻看我的画,他会在我的画上做些调整和修改,并给我讲述改进的要领,他说我可以尝试画画人物了,其实我已经画了好多幅,好多幅的钰涵,只是它们都没有出现在画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