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背簍、背夾上飛出《巴山背二哥》 大田裏傳出了姑娘的《薅換歌》

字體:16+-

“一方山水養一方人”。到林場以後,我們慢慢熟悉了大巴山的語言、大巴山的習俗、大巴山的性格。最先開始的是勞動,當然最先認識和熟悉的就是那些獨特的生產工具,其中令人頰感新奇的是背簍和背夾。

通南巴(通江、南江、巴中)綿延大巴山南麓,山巒重疊,峰高、坡陡、彎急、路窄,有些坡路呈四十五度甚至七十度,上坡時,人仿佛是貼著山壁在行走。農民出門運東西都用背簍、背夾而不用挑子,挑挑子隻在院壩附近。

那背簍下小上大,像個喇叭,背起來,重心靠前落在肩上,比那種齊刷刷的背篼重心靠後落在尾椎骨上要省力得多。那背夾更是少見,是用幾根木條子做成的,其中兩根平行的木條各自被另兩根條子支起來,位置剛好橫在頭上,一二百斤重物壓上去,背夾穩穩當當。多少年來,大巴山區的糧食、油鹽、香菇、銀耳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就全靠這背簍、背夾一肩一肩、一步一步地運進運出。在茂林荒灘、深溝巨壑、山間小道上行走,背簍、背夾是沒法從肩上卸下來的,綿延崎嶇的山路很難找到一個依托歇稍之處,力夫們多是雙手握抱一副打杵子。那拐杖模樣的杵子既可拄行、打狗,也可拔草、探路,更是休息時的支撐物。一俟力乏腿軟,哪怕正行走在懸崖絕壁、激流險灘,都可以憑著打杵子停腳歇稍。力夫從胸前腰間隻將刀口家什往身後一甩,便輕挪簍夾之下,百十斤重物立時壓了上去[A1]。肩背一釋重負,身心頓覺輕靈,一腔濁氣衝口而出——“嗨喲喂”幾聲長嘯,天空地朗,疲累全消,神仙似我,我似神仙,那一刻的感覺真是“無人會,登臨意”。這終年馱糧背鹽行走在山間小徑上的力夫,人們謔稱“背二哥”,巴山有這背二哥,也就有了背二哥吼出的歌和詠唱背二哥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