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林場的情歌和林場之歌情結

字體:16+-

林場沒有誰寫過情歌,但我們唱過情歌。

我們是一九六五年到大巴山去的,還有人比我們更早。一九六九年開始,更是年年都有大批的知青下鄉。我不知道當初讓知青們下去,有沒有人考慮過他們的婚娶喪老一類事情。這一大批男男女女除了勞動、除了吃飯,還有娛樂之事、情愛之事、婚嫁之事。他們什麽時候能夠考慮自己的事,該怎樣考慮自己的事才不至於犯規?也許政策是宏觀的、國家的,這類事兒是微觀的、個人的,兩者扯不到一塊兒。但事實上,這卻是讓成千上萬個家庭的父母操碎了心的大事,是讓千百萬知青的情感迷茫其中,而難尋所歸的一座盤陀山峰。

在我們林場,最先發現知青情感秘密的不是人,是歌,是那一首首流行的“革命歌曲”。

周權到萬源草壩學習種茶去了。他的出行大有“壯士一去,慷慨悲歌”的味道。他是接到通知便和夏洪彬背著行李、雙腳一甩就出了門的。將近兩百裏山路,荒無人跡、野獸出沒、亂石險灘、崇山密林,渴飲溪水,饑嚼幹糧,好不容易才到了草壩那陌生而又熟悉的茶場。幾個月後,他唱回了飽染萬源風沙、草壩土氣和茶林清香的《航標兵之歌》。這首歌不是為茶場工人寫的,也不是為知青生活所作,但我們都喜歡上了歌曲的旋律和詞語:

歌聲迎來了金色的太陽, 雙槳劃破了千重海浪, 我們在海上架橋鋪路, 讓航行的朋友們一路順暢。 年輕的航標兵用生命的火花, 點燃了永不熄滅的燈光。

《八角樓的燈光》是“文革”期間宣傳隊編演舞蹈中的插曲,寫紅軍戰士思念毛委員的心情,旋律抒發出親切纏綿而不無哀婉的情調,很容易與知青的心境合拍:

八角樓的燈光最明亮, 茅坪河的水呀閃金光。 井岡山的人抬頭望喲, 八角樓的燈光照四方, 我們的毛委員, 在燈下寫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