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苦中有樂

字體:16+-

我們林場坐落在大巴山深處,林場的成員由重慶來的幾十名知青和當地幾位農民組成。公社專門指派了領導我們的場長和指揮員(原為本地生產隊長之類的農村基層幹部)。第一次離開父母,離開重慶,來到真正的山區農村。很快,知青們受電影《青山戀》的影響產生的對大山的神秘感、新鮮感和知識青年的使命感便消失殆盡。隨之而來的,便是在老場員的帶領下,在需要挖一個蹬腳坑才能站得住人的陡峭山坡上,從事墾荒、挖地、點麥子、點苞穀、挑糞、背灰(用草木灰加糞拌和而成的肥料)之類的勞作。林場(實為農場)的生活是單調、枯燥而乏味的。每天的出工、收工時間全憑老場長的生物鍾掌握,天一亮便出工,天不黑不收工。缺油少肉、低劣且定量的夥食,讓我們這群正處於長身體階段的年輕人,真切地體會到農村生活的艱苦和在饑餓狀態下從事高強度勞動的滋味。

林場艱苦的勞作和身體的煎熬,大家尚能默默地忍受,而文化生活的奇缺和匱乏則苦不堪言。當初不知是哪個知青帶來的幾本魯迅的雜文,早已被大家傳著翻閱變成了“油渣”。沒有書讀,沒有精神營養的日子是苦悶、難熬的。大家慢慢地意識到,物質生活的艱苦在短期內不可能改善,要麵對現實的生存環境,就不得不學會承受、學會吃苦。但承受和吃苦不等於將自己演變成甘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純粹的體力勞動者。何況十六七歲正是人生多姿多彩的花季年齡,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時期。盡管成長是艱難的,可日子還要過,生活還要繼續。

受“油渣書”的啟示,在林場團支部的倡導下,知青們發起了精神自救的捐書舉動。幾十個人的林場,哪怕一個人捐一本書,不就是一個藏書幾十本的小小“圖書館”嗎?於是,“圖書館”裏就有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茶花女》《巴金文集》《歐陽海之歌》《唐詩三百首》《中外名歌200首》《農村實用手冊》等中外名著和農業知識讀本。甚至還有人將讀過的初中課本如語文、數學、英語和《英語九百句》也捐上來了。這小小的、資源共享的“圖書館”猶如注入我們近乎幹涸的心田的一股清泉,起到了暫時的滋潤和調節作用。但,隨著其後“文革”的到來和社辦林場被砸爛,我們這小小圖書館的壽命也就告終。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雖然它僅如流星般稍縱即逝,但當它劃過天空的那一刻,是美麗的,而當初受惠於它的人是心存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