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前言

字體:16+-

鄧鵬

這本書裏收集的是一些真實的故事,它們的作者是一群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遠赴四川省東北部的大巴山區落戶的重慶老知青。這些故事出自作者對於逝去的歲月的回憶,記載了作者青春時代的經曆,述說著當代中國社會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的追求、奮鬥、挫折、迷惘和困惑。

我國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肇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一九六四年和一九六五年,上山下鄉運動出現了第一個**。根據有關“知青”的文獻記錄,“文革”以前全國有將近一百三十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些真正意義上的老知青占全國一九六二至一九七九年下鄉知青總數(一千七百七十六萬)的百分之七以上。

四川省達縣地區政府部門根據大巴山區地廣人稀、貧窮落後的特殊條件,創辦了人民公社社辦林、茶、牧場(以下簡稱社辦場)這一全國獨一無二的安置知識青年的形式。社辦場屬大隊一級編製,公社選派大隊一級幹部擔任場長、政治指導員,下設生產隊長,另外包括本地場員若幹名,輔導知青從事農業生產活動。一九六四——九六五年間,達縣地區的達縣、大竹、鄰水、宣漢、平昌、通江、南江、萬源和巴中九個縣共建立了四百八十餘個社辦林、茶、牧場,安置重慶知青一萬四千餘人。規模較大的社辦場有六七十名重慶知青,小的社辦場也有一二十名重慶知青。雖然不同縣區的社辦場的條件各異,長遠發展方向也不盡相同,但最初的目標統統是自己動手、解決吃穿問題。絕大多數社辦場通過兩年的刀耕火種,實現了糧食自給。

一九六七至一九六八年間,隨著“文革”的展開,國家經濟進入癱瘓狀態,社辦場大部分知青人心浮動,紛紛回流重慶,社辦場難以為繼,終於在一九六九年全部解散,大部分重慶老知青就地插隊落戶。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於國家經濟發展需要,老知青逐漸離開農村到城市工礦就業。“**”結束、高考製度恢複後,一些老知青搭上了高考的末班車,但也有少數重慶老知青至今紮根大巴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