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群落

曆史的證言 ——《無聲的群落》序

字體:16+-

劉小萌

因為研究上山下鄉史的緣故,這些年我結交了不少知青朋友。《無聲的群落》的編委盧曉蓉和鄧鵬二位,雖相識較晚,卻稱得上一見如故。這與其說是緣分,倒不如說是思想的契合。

從一九六二年正式把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列入國家計劃到一九七九年這場運動接近尾聲,十七年裏一共有一千七百七十六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其中“文革”前下鄉的將近一百三十萬。這一百三十萬人是上山下鄉運動中真正意義的“老知青”。一九六四——一九六五年,兩萬多名重慶知識青年到四川東北部的大巴山區落戶,鄧鵬和盧曉蓉也在其中。俯仰之間,四十年過去了,大巴山知青已不再年輕,但這個群體強烈的曆史責任感卻依舊當年。經過長期醞釀和反複修改,他們終於在最近完成了五十餘萬字的回憶文集《無聲的群落》。捧讀這部沉甸甸的書稿,我曾夜不成寐;主人公的坎坷命運,令我熱淚漣漣。

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知青題材的出版物據說已有百種之多,其中不少出自四川知青的手筆。《知青檔案》《知青歲月》《紅土熱血》《蹉跎與崛起一五十五位知青的人生道路》、安知《知青沉浮錄》、鄧賢《中國知青夢》、火木《光榮與夢想——中國知青二十五年史》、費聲《熱血冷淚——世紀回顧中的中國知青運動》,都是其中膾炙人口之作。還應該提到戴思傑的小說《巴爾紮克與小裁縫》,這部獲得法國文學大獎的小說,使知青話題擁有了更廣泛的讀者。但是,上麵提到的這些作者,沒有一個是“文革”以前下鄉的老知青;集體性回憶文章中,也罕有老知青的作品,這無疑是知青研究的一個重大缺憾。而《無聲的群落》收集了大巴山的重慶老知青近百篇文章,是老知青這個群體第一部大規模的回憶錄,其內容豐富、感情真摯、細節生動、視野廣闊、文風樸實,在有關知青上山下鄉的文獻中獨樹一幟。唯其如此,它對研究中國知青史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