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燈

五、嫂啊,嫂!

字體:16+-

過了一個冬春……

又過了一個冬春,轉眼間就是夏天了。

對一個人的尊重,是需要時光培育的。在那個夏天裏,村人們對劉漢香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人們都說,她“家常”了。在鄉間,那“家常”並不是隨便用的。日子就像是一駕負重的轅車,能駕得起“轅”的人,才會有這樣一種大的常態;也是一種不要包裝、沒有架勢的隨和,這就是“家常”。那實在是一種透骨的稱讚,是一種純生活化的信任和褒揚,也是貼著日子的遊刃有餘。是啊,再沒有人把她當做“洋學生”了,再沒有人把她看做“國豆家的‘國豆’”了。在人們眼裏,她是一個勤勞、能幹的媳婦,是一個能治家、持家的女人。她就快要成為“鋼蛋家的”了!真的,在人們心裏,她就算是“鋼蛋家的”,或是“他嫂”。這就是鄉人的承認和尊重。那麽,在人們的目光裏,時常流露出來的就不再是鄙夷和惋惜,而是一絲絲的羨慕和欽佩,是由衷的看重。常常,當人們路過老姑夫家門前的時候,就有人感歎地說:“看看人家的院子!”

是啊,要是粗看,院子還是昔日的院子,隻不過是爽利些罷了,但要是細訪訪,你就會發現,這院裏有一種幻化出來的東西,有一種滋滋潤潤的鮮活,有一種生發在陽光裏的昂然、祥和與葳蕤。到處都詩冉冉的,就像舊有的時光在一天天新。不是嗎?院子是掃過的,也灑了些水,沒有坑坑窪窪的地方,看那地麵,是那麽一種很光很潤的新濕,幹淨也是角角落落都顧到的幹淨;柴火就偏垛在一個牆角,一根一根地碼在那裏,碼得很整齊;取時也很有規律,從一個小角兒開,一捆一捆的,一點也不亂;喂雞的瓦盆也不像往日那樣,就撂在院子的中央,而是放在緊貼著豬圈的一小塊地方,一碗清水,一個小瓦盆,也都幹幹淨淨的,是每天要刷的,沒有汙跡;院牆的豁口是用“麻紮泥”補過的,削得很整齊,與舊牆很貼;正麵的房牆上,新釘了一排木橛,門東掛的是鋤橿、套繩、老鐮、桑叉;門西掛的是辣椒、辮蒜、粗籮和切紅薯片的擦刀……一樣一樣,都清清爽爽。院子的中央,是一個新搭的絲瓜棚架,瓜秧兒枝枝蔓蔓地爬開去,遮出了一方陰涼;棚架下,有一舊磨盤砌成的石桌,也是用清水刷出來的,很潔淨;桌下,還擺著幾個木製的小方凳。靠西的一邊,扯著一根長長的晾衣繩,也常有洗的衣裳掛出來,在陽光下晃著,小風吹來,那日子就顯得密匝匝的,既清爽又厚實。無論誰看了,都知道,這裏藏著一雙女人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