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機風雲

4)

字體:16+-

“運十”的研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央從全國各地約四十個單位,調集了300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科研隊伍。這些來自各個飛機設計所、飛機工廠、航空部門的技術人員及航空院校的老師齊聚上海,為“七零八工程”而攻關。但工廠的各方麵設施都不全,條件非常艱苦。由於崇尚“先生產、後生活”的原則,很多外地來支援的科研人員居無定所,吃住都成問題,隨行家屬也得不到妥善安置。但他們卻不管不顧,一心都撲到了工作上。

相比之下,淩大誌的情況要好些。他也不眠不休,經常連夜伏在簡陋的寫字台上設計圖紙。他分工負責氣動力設計和計算機,封鍾慶負責總體設計。淩大誌建議所有設計方案的確定都要用答辯形勢,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設計做出論證,封鍾慶和陸天放都很支持。陸天放負責大部件的設計圖,也要求采用集體審查的辦法,答辯如通過,每個人都要簽字,答辯通不過,修改後重來。陶偉川很關心此事,經常來視察,還特地從各個航空院校請來幾位著名教授擔任顧問。他們為設計人員做學術報告,帶來許多全新的理念和新開辟的領域,比如自動控製理論和電子計算機的軟件工程,還有各種新工藝,讓人茅塞頓開。

淩大誌作為副總設計師,還需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協調設計的各個局部。大型飛機設計在國內雖是開天辟地第一次,但與設計人員以前搞過的飛機仍有許多共同之處。他一邊在“運十”設計中學習,一邊運用自己的所學,原有的知識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擴展和充實。淩麗參加了工人培訓班,機加工的技術也得到提高。她見父親日夜操勞,很心疼但也挺理解,隻能想方設法做些好吃的,給父親補補身子。但那個年代物資缺乏,每人一個月隻有四兩油,半斤肉,她隻能省下自己那一份留給父親,而淩大誌卻沉浸在工作中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