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这个人在隋末唐初的群雄中,绝对属于是一个奇葩,他的道德水平是最高的,富有人格魅力,不爱钱,不贪色,深得部下的拥护,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位枭雄,他的陡然崛起和迅速垮台,也非常具有戏剧性。
窦建德(573年-621年),字建德,贝州漳南(河北故城县)人。他出身非常高贵,是东汉大司空窦融后代,辽东宣王窦拓玄孙。
此后家道衰落,窦建德祖上几代务农,成了地地道道农民。
窦建德年轻时,把履行诺言看得很重。曾经有个同乡死了父母,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耕田,听到后直叹气,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因此深受乡亲们称赞。
因为在当地颇有名气,于是地方上的官吏就任命他为里长,古时候以百户为一里,相当于现在的村长。后来他因犯法逃出去了,碰到朝廷大赦天下才又回家务农。
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送葬的有一千多人,凡是有人送礼,他一概辞谢而不接受。
大业七年,隋炀帝募兵准备征讨高句丽时,窦建德带领自己募集的一帮子兄弟加入军队,担任二百人长,一参军就弄到这样的职务,可见他非常有领导能力,深得上级的赏识。他担任的职务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营长吧。
窦建德目睹兵民困苦,义愤不平,遂抗拒东征。带领孙安祖进入高鸡泊,举兵反叛,因此他全家坐罪遇害,被官府杀了几十口人。
窦建德于是率部归顺了高士达起义军,。
大业十二年(616年),涿州通守郭绚率领一万多人马到高鸡泊讨伐高士达。
高士达知道自己智慧谋略不如窦建德,就提升他为军司马,把军权全部交给了他。
窦建德初次统领兵众,想建立奇功来显示自己的威严,请高士达守卫军用物资,自己精选强兵七千人抵御郭绚,假装跟高士达闹矛盾而叛离他。
高士达又宣扬说窦建德叛逃,还拉出一名俘虏来的女人诈说成窦建德的妻子,当着留守部队的面杀掉。窦建德派人送信给郭绚请求投降,愿意当先头部队,打败高士达来为自己报仇。
郭绚于是就相信了,带领军队跟随窦建德来到长河边界,准备跟他订立盟约,共同设法干掉高士达。
此时郭绚的军队更加松懈而不做防备,窦建德突然攻打他们,大败郭绚,杀死俘获几千人,得到战马一千多匹,郭绚带着几十个人悄悄逃走。窦建德派遣部将一直追赶到平原县,斩下他的首级进献给高士达。
从此窦建德的权势进一步提高。
隋朝派太仆卿杨义臣率领一万多人讨伐张金称,在清河打败了他,抓到张金称的士卒都杀掉了,于是逃散在湖沼中的残兵又集合起来投奔窦建德。
杨义臣乘胜进军来到平原县,准备打进高鸡泊里。
窦建德对高士达说:“我看隋朝的将领,目前会打仗的只有这个杨义臣。他刚刚打败张金称,又长途跋涉来进攻我们,他的锐气是不可抵挡的,请让我带着军队避开他,让他想打而打不着。白白地拖他几个月,等他的将士们疲劳厌倦了,乘机打他个措手不及,我们可以夺取大的胜利。如果眼下跟他争高低,只怕您抵挡不住。”
高士达不听他的意见,便留下窦建德守卫大营,自己率领精兵迎战杨义臣。初战取得小小的胜利,就纵情喝酒大摆筵席,产生了轻敌思想。
窦建德得知后说:“东海公还没有打败敌人就自高自大,灾祸过不几天就会来了。隋朝的军队乘胜追击,必然径直打到这里,人心震惊恐惧,我怕守不住了。”
于是留下人马守卫军营,自己带领精兵强将一百多人占据险要位置,以防高士达吃败仗。
过了五天,杨义臣果然大败高士达,在战场上斩杀了他,并乘胜追击,要围攻窦建德。
军营的守兵本来就少,听说高士达已被打败,大家就四散逃跑了。
窦建德带着一百多人逃走,到了饶阳县,见没有防备,就打下了,安抚城里的士民百姓,很多人愿意跟随他,又有了三千多人马。
当初杨义臣杀掉高士达后,认为打败窦建德不成问题。没想到窦建德却乘其不备返回平原县,收拾跟随高士达战死者的遗体,都掩埋好,还为高士达举行葬礼,全军穿起白色的丧服。又招集逃散的士卒,得到几千人,军队又振奋起来,窦建德开始自称将军。
当时,起义军一旦捉到隋朝的官吏和当地士绅全都杀掉,惟独窦建德捉到他们,一定以礼相待。
最初得到饶阳县的长官宋正本,当作贵客,窦建德礼贤下士,经常跟他商讨大计方针。此后隋朝郡县的长官逐渐地献城投降他,军队气势更加兴旺,精兵强将有了十多万人。
大业十三年(617年)正月,窦建德在河间、乐寿两县的交界处设立祭坛举行典礼,自称长乐王,设置机构委任官吏。
七月,隋炀帝派遣右翊卫将军薛世雄率领三万人马讨伐窦建德,到河间城南边,在七里井扎营。
窦建德听说薛世雄来了,挑选几千名精兵埋伏在河间县南部边界的沼泽里,各城镇的守军全部拔营伪装偷跑,说是要躲进附近的湖里。
薛世雄以为窦建德害怕隋军,并不构筑工事。
窦建德探清这些情况后,亲自率领一千名士兵组成的敢死队袭击薛世雄。碰上遍地浓雾,两军辨认不清,隋军撒腿就跑,自相践踏,死了一万多人,薛世雄带着几百人逃走,剩下的部队全被打败。窦建德接着攻打河间县城,多次进攻没有打下。
后来城里粮食吃光了,又得到隋炀帝被杀的消息,河间郡丞王琮带领官吏向百姓宣告噩耗,窦建德派遣使者进城表示哀悼,王琮乘机托付使者请求投降。
窦建德后退三十里办好酒席等着他。王琮带着官吏们身穿白色丧服、双手反绑在背后来到军营门前,窦建德亲自为他们松绑,跟他们谈论隋朝灭亡的事,王琮伤心地痛哭,窦建德也当场抽泣。
有的将领向窦建德提议说:“王琮长时间地抵抗我军,被杀受伤的人很多,没有办法才出城投降,我们要求煮死他。”
窦建德说:“这是一位有节操的人。正好予以提拔任用,以便鼓励忠心侍奉国君的人,怎么能够杀他。从前在高鸡泊一起当盗匪,也许可以随便杀人,如今要稳定百姓平定天下,怎能伤害忠良呢?”
于是在军队里传布命令说:“以前跟王琮有仇的人,如今敢于煽动人心,罪灭三族。”当天任命王琮为瀛州刺史。开始以乐寿为都城,取名叫金城宫,攻占了很多郡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冬至那天,窦建德在金城宫聚会文武官员,有五只大鸟降落在乐寿城,几万只鸟雀跟着飞来,整整过了一天才飞走,因此改取年号为五凤。
有一个宗城人进献一枚玄珪(黑色玉),景城丞孔德绍说:“古时夏禹亲受符命,上天赐给玄王圭。现在吉兆跟夏禹一样,应当称为夏国。”
窦建德听从了这个建议,自称夏王。
在此之前,上谷郡的起义军统帅王须拔自称漫天王,聚集几万人马进犯幽州,中箭而死。副将魏刀儿接替统率这支人马,自称历山飞,盘踞在深泽县,有十万人马。
窦建德先跟他订立和约,魏刀儿就对窦建德放松了警惕,窦建德于是抓住机会突然袭击,打败了他,吞并了他的全部地盘。
武德二年(619年),宇文化及在魏县称帝,窦建德对他的纳言(宰相)宋正本、内史侍郎孔德绍说:“我当隋朝的百姓几十年了,隋朝当我的君主有两代了。现在宇文化及杀害了炀帝,大逆不道,他就是我的仇敌了,请让我和各位一起讨伐他,怎么样?”
很好笑吧,他本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隋朝杀了他窦建德全家,他不记仇,相反还要为隋炀帝报仇雪恨。
而隋炀帝活着的时候,对于参加农民起义的人是深恶痛绝的,恨不得斩尽杀绝,只是他没有那个能力,做不到而已。
隋炀帝地下有知,将会做何感想呢!他最信任的大臣竟然背叛了他,他最讨厌的农民起义军首领竟然发誓为他报仇,这个世界,有时候竟然这么滑稽、荒谬。
窦建德也真是一个奇葩!。
孔德绍说:“如今国家没有君主,英雄豪杰竞相逐鹿,大王您以普通百姓的身份从漳浦起兵,隋朝郡县的官员没有谁不抢着归附您,是因为您凭倚天意顺应民心行动,用礼义安定天下。宇文化及跟朝廷是姻亲关系,父子兄弟都得到隋朝的恩惠,身居不可比拟的高官,却干出杀君叛逆的坏事,篡夺隋朝的皇位,是天下的公敌。对这样的人不给惩处,怎么履行您身为义军领袖的责任?”
窦建德说好。当天就带领部下讨伐宇文化及,连续几仗大败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退守聊城,窦建德在王薄的配合下终于攻陷此地。
窦建德进城之后,没有像别的首领一样也贪恋萧皇后的美色。假如换了别的首领,说不定当天晚上就会让萧皇后侍寝的。
估计萧皇后此时此刻也做好了随时伺候窦建德的准备。
毕竟她明白,这就是她现在的命运,只要能活下去,和谁睡觉这不是大问题。
谁让他老公杨广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弄得国家败亡呢!作为杨广的皇后,她理应承受这样的代价。
估计萧皇后听说窦建德来拜见,心里也是忐忑不安。
那知道窦建德人家是一个亘古未有的真君子,压根窦建德就没有贪恋美女的意思。
他见到惴惴不安的萧皇后,毕恭毕敬地施礼,以皇后的礼节拜见她,在萧皇后面前称臣。
这真的让萧皇后大为意外,她马上就恢复了震惊,毕竟见多识广,心理素质极好。
她对窦建德说:“大王,你是我见过的最有修养的英雄,你这样的谦谦君子能够成功,看起来是天意,希望大王好自为之,有一天君临天下,威加四海,在下能够了却残生,已经是心满意足了。”
窦建德一听,非常高兴,他毕恭毕敬地拱手施礼说:“但愿借皇后的吉言,我能够成就伟业,到时候我保准,皇后的家人一定会在我的保护下,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萧皇后再次说:“感谢大王,祝福大王。”
两个人的会见非常愉快,窦建德安排手下人,不得给萧皇后和她的女儿们任何为难,好生照看着,生活待遇一切从优。
隋炀帝的那些闺女也平安无事,不像宇文化及那时候,想睡哪个就睡哪个,真是任人宰割。
窦建德听从萧皇后和南阳公主的建议,对江都兵变的主谋和参与者一一进行了追究。他把拘捕杀害炀帝的全部主谋宇文智及、杨士览、元武达、许弘仁、孟景,召集隋朝文武官员核对之后就斩下首级,挂在辕门之外示众。宇文化及连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被关进槛车,拖到大陆县杀了。
窦建德这个人为人大方,自己不贪财,每当攻陷城镇打败对手,所得到的财物一起分发奖赏给各位将领,而他自己一样东西都不要。又不吃肉,日常吃的只是蔬菜、脱皮粟米饭。
他的妻子曹氏不穿丝织衣裳,小妻、侍女只有十几人。进聊城后,得到上千名宫女,都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绝色美女,他一个不要,也不允许手下的人要,当即遣散,随便去留。
俘虏的隋朝文武官员和骁果军上万人,也遣散,听凭他们到哪里去。还任命隋朝的黄门侍郎裴矩为尚书左仆射,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其他人按照才能专长授予官职,交付实权。
他们中有想到关中和东都去投奔别人的,照样发给足够的衣物食粮,派兵护卫,送出辖区。又跟王世充结为友好,派遣使者到洛阳朝拜隋朝皇泰主杨侗。
窦建德为了表示对隋炀帝的尊敬,就把隋炀帝的孙子、齐王杨暕的儿子杨政道封为郧公。
窦建德擒获宇文化及的消息迅速传到了突厥,义成公主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建议,派遣使者到窦建德那里去,把自己的皇嫂萧皇后和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接到突厥去。
始毕可汗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他当然愿意了,他早就贪恋萧皇后的美色,萧皇后要是来到突厥,毫无疑问,她就是始毕可汗的女人,和义成公主一切伺候一个老公,想想就挺令人兴奋的,于是,使者立马带着始毕可汗的信出发了。
不几日到达窦建德那里,窦建德一看,始毕可汗的意思非常坚决,况且还咄咄逼人,要是窦建德不答应他的条件,突厥大军立即就会倾巢出动,到时候玉石俱焚,想后悔就来不及了。
谁都知道突厥大军的骑兵非常厉害,窦建德现在绝对是惹不起的,于是立即答应,送萧皇后和杨政道带着那些愿意跟随的宗室女人一同去突厥。
萧皇后身边还有几个青春年少的闺女,除了南阳公主是她自己所生,其他的都是隋炀帝的别的嫔妃所生,这些女孩子一旦到了突厥,肯定会落入始毕可汗的手里,萧皇后觉得,母女同伺候同一个男人,到时候还是有些尴尬,于是就征求大家的意见。
南阳公主最有血性,她宁死不去突厥,已经发誓出家做尼姑。
其他的几个闺女,也纷纷表示,愿意跟着大姐南阳公主一起出家,也有的愿意回到长安区,毕竟她们都有亲戚在长安,还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就是李渊也是她们的表叔嘛!都是亲戚,说不定还可以嫁给李渊的儿子呢。
确实,这些隋炀帝的闺女中,其中有一个就跟着南阳公主到了洛阳,后来辗转回到了长安,被李渊赏赐给了儿子李世民。
隋炀帝本人长相非常英俊,他的闺女自然个个都是绝色的美女,李世民和他老子一样,对美女也有特别的嗜好。
这个女人后来就是李世民的杨妃,为李世民生了两个儿子吴王李恪和蜀王李愔。因为基因强大无比,生的儿子也特别优秀,在历史上非常有名。
其他的愿意随行的女人,都跟着萧皇后去了突厥。
窦建德派手下的将领带着一千多人马护送萧皇后一行到了突厥,还顺便把宇文化及的首级送给义城公主作为见面礼。
义成公主便命人把宇文化及的头颅悬挂在突厥的王廷中,宇文化及地下有知,不知道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