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台的後台

文學的根

字體:16+-

我以前常常想一個問題:絢麗的楚文化到哪裏去了?

我曾經在汨羅江邊插隊落戶,住地離屈子祠僅二十來公裏細察當地風俗,當然還有些方言詞能與楚辭桂上鉤。如當地人把“站立”或“棲立”說為“集”,這與《離騷》中的“欲遠集而無所止”吻合。但楚文化留下的痕跡畢竟巳不多見。從洞庭湖沿湘,、資、沅、澧四水而上,可發現很多與楚辭湘關的地名:君山,白水,祝融峰,九嶷山……但眾多寺廟樓閣卻與楚人無關:孔子與關公均來自北方,釋迦牟尼來自印度。至於曆史悠久的長沙,現在已成了一座革命城,除了能找到一些辛亥、革命和土地革命的遺址,很難見到其他古跡。那麽,浩**深廣的楚文化,是什麽時候在什麽地方中斷幹涸?-

兩年多以前,一位詩人朋友去湘西通道縣侗族地區參加了歌會,回來興奮地告訴我:找到了!她在湘西那苗、侗、瑤、土家所分布的崇山峻嶺裏找到了活著的楚文化。那裏的人“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披蘭戴芷,佩飾紛繁,縈茅以占,結苣以信,能歌善舞,呼鬼呼神。隻有在那裏,你才能更好地體會到楚辭中那種神秘、奇麗、狂放、孤憤的境界。他們崇拜鳥,歌頌鳥,模仿鳥,作為“鳥的傳人”,其文化與黃河流域“龍的傳人”似有明顯差別。後來,我對湘西果然也有更多發現。史料記載:公元三世紀以前,苗族人已生息在洞庭湖附近(即苗歌中傳說的“東海”附近,為古之楚地),後來受天災人禍所逼才沿五溪而上,向西南遷移(苗族傳說中是蚩尤為黃帝所敗,蚩尤的子孫撤退山中)。苗族遷徙史歌《爬山涉水》

就隱約反映了這次西遷的悲壯曆史。看來,一部分楚文化流人湘西一說,是不無根據的。

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於民族文化傳統的土壤裏,根不深,則葉難茂。故湖南作家有一個如何“尋根”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