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猎帮

字体:16+-

投入洞中是一种火苗小烟特别大的草,滚滚浓烟灌入洞中,这样做像是向外驱赶熊,炮头的枪口等待它出洞。其实烟熏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激怒熊。捕虎猎狼都不会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获取熊胆。冬季捕熊,名贵的中药材熊胆味苦,性寒,无毒,归肝胆心经。有退热,清心,平肝,利胆,溶石,明目,杀虫作用。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极高,得到一只大熊胆,胜过农民十亩田。

猎人发现蹲仓的熊,还有许多激怒它的方法,譬如敲打洞壁、朝里边塞木头、锯断大树;其他还有激怒方法,如捉熊崽、木桩夹、挖窖子窖……

总之使它发怒,那样熊胆才丰盈不干瘪。

炮头赵永和伏击的位置离洞口最近,只要熊出洞,一枪即可使其毙命。

然后,他不能一枪将熊打死,而是让它重伤,给它发怒的机会,贴炮及时补枪,一场猎熊便结束。

灌入洞中的烟倒反出来,还不见熊出来。熊相当顽固,不到挺不住不会出洞。还有一种情况,遇到觉大的熊,烟没能熏醒它。赵永和断定是只顽固的熊,昨天还看见它出洞,肯定不是深睡不醒。

叫仓的猎人继续朝熊洞里填柴草。猎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洞口,在雪地里趴着等待,天气很冷,近处一棵树枝上,有只冻僵的鸟。

呃呃嗬!呃洞里传出声音,令猎手们兴奋,熊咳簌,说明它被熏醒,快要坚持不住了。

赵永和的拇指放到扳机上,只等熊出洞的一刹那激发。猎物的靶心醒目,熊胸前有块白毛,射入便是心脏,不过炮头要故意打偏点,不打老(死),打冒卤子(出血)。让它活着逃出几步远,发怒了贴炮补枪打死它。

熊像一个棉花包滚出洞口,身上缠绕着一团烟雾,赵永和透过白色烟雾寻找靶心,找到后开枪,砰!

嗷!中枪的熊猛然站起身,径直朝炮头扑过来,贴炮孙大杆未立即开枪,惊险时刻,他沉着冷静,精准掌握时间,即熊已经大怒,又没到炮头跟前适时开枪,不具备机敏头脑和枪法极准当不了贴炮。砰!孙大杆开枪,熊趔趄几步,一面墙似的轰然倒下。赵永和撂下枪跃身而起,用青子(短刀)趁熊刚咽气血还没有凝,迅速开膛,取出胆。割下后将胆口扎紧,小心剥去胆囊外附着的油脂,用木板夹扁,拿回去后悬挂于通风处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

接下去一幕有些血腥,讲述猎人故事无法越过这一节喝生,即喝猎物生血,因为猎获的熊,省略了吃生,如果是鹿,要切鹿心、鹿肝蘸着咸盐花吃杂碎。熊膛血还是要喝的,赵永和咕嘟嘟像喝凉水似的。这是他做炮头的特权,他喝完依次是贴炮、炮手、全体猎人,人人有份儿。

“孙炮,你来!”赵永和喊道。

孙大杆上前,从炮头手中接过葫芦瓢,舀熊膛血喝下。

“李棍,你来!”

“哎!”李边棍接瓢喝熊血。

……

“回营地!”赵永和发话道。

猎帮将熊抬上爬犁,拉回宿营地。

第一场围猎,又捕获了大牲口,重要仪式要举行,炮头赵永和传下话:

“谢山!”

谢山仪式举行前,要举行剥皮仪式,赵永和的猎帮主要参考蒙古族狩猎剥皮风俗[30],创造了本帮独有的剥皮仪式……有了肉做供品,然后才进入谢山程序。谢山,谢山神。猎帮谢山活动极为隆重,大摆排场。由于在山间营地仪式从简,猪头、公鸡、五样菜等供品有什么上什么,酒、馒头、蜡烛、纸、香带了,山神爷面前摆好供品,赵永和率大家磕头,念谢词:

山神爷老把头在上,

是你保佑小的们开了眼,

打到了大牲口,

让我们猎帮兄弟能过个好年。

你老人家的大恩大德,

我们都永远记在心间!

今天小的们备点薄礼,

感谢你老人家的保佑前来谢山。

你老人家千万不要嫌少,

小的们求你保佑今后打围平安,

开眼打到大牲口,

小的们还感谢你老人家的恩典!

一顿吊锅肉飘出香味。猎帮举行剥皮仪式时,端锅吴二片选择背风处,利用一棵歪脖树由于长的不直,树弯的像似人歪着脖子准备吊皮锅,煮熊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