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頭趙永和率全體人員祭拜。供桌上擺著事先準備好的供品千斤肉和饅頭,點燃三支香,趙永和點酒三次祭天、祭地、祭山神,而後禱告道:
山神爺老把頭啊,
這山是你的,
山裏的山牲口是你的,
山裏的一切都是你的!
我們來到大山裏,
想打幾隻山牲口回去,
肉給家裏人換換口味,
皮張給家裏人做成皮衣裳。
趙永和磕頭,眾人隨之。當天獵幫未出獵。
夜晚,營地寂靜,雖然沒有風,山野中還是有聲音,鬼呲牙的天氣,像是有石頭被凍炸,聲音很響很脆。地倉子裏卻是溫暖,炮頭門前打著火堆[7],照耀著地倉子,火光的影子在地倉子前跳躥。火堆對獵幫來說意義非凡。諺語雲:火旺財旺。獵人認為火旺能開眼,能打到大牲口。尤其炮頭宿處前的火堆更是收獲的預兆。全幫的火堆要有兩個人來打,即炮頭和端鍋的,別人不可亂伸手。打火堆的忌諱很多,比如柴禾不能亂放,必須擺順當,柴禾放順當,幹啥都順當,又如不能往火堆潑水、撒尿……火堆旺旺地燃燒,照亮整個營地,大家可安穩地睡上一覺,不用擔心野獸夜晚來侵擾,篝火趕跑了它們。
趙永和躺在鋪位上,身下的紅根子(秋霜後割取)烏拉草鬆軟而暖和。
一種草和山裏人結下緣分,幾乎是人們到了哪裏它便出現哪裏,人們稱它為寶人參、貂皮、烏拉草日常生活離不開它,有人寫詩讚美它[8]。
他帶弟兄們到黑瞎子溝來,雖然原來的狩獵計劃中有,但是總覺得遠不如鹿角山,眼看要過年了,全村父老鄉親等著獵獲到牲口當嚼管兒(好吃喝兒)過年用。野豬這個季節很肥啊!
白狼山間沒有明確打獵的地盤,哪個獵幫都可以隨便選擇。趙永和選定鹿角山之前,曾觀過山景,而且還碼了蹤,確定有豬群活動,才確定來鹿角山圍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