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自己是一片天空飘飞的羽毛,在茫然不知去向的时候,总是有好运气——意外遇到帮助自己的人,也就是世俗所称的贵人相助。
邂逅田局长,一个帮助我的贵人出现。
直到快过元旦,两个局由于一个房子里办公,相处得都非常好,决定借用矿务局的俱乐部,搞个联欢会,同时也请了商业局的领导和劳动服务公司的张经理、贾书记和我。我从来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真是受宠若惊,不知道该去还是不该去。
“小辉,你知道吗?在煤海市,能和这么高层的局长相处得这么好的人能有几位,你有机会和他们相识,又相处的这么好,有多少人羡慕你啊。你可不要放过这个机会,这也提高你的身价,也是一次施展你才华的机会,去吧。”王世喜说。
王世喜和素芬一致鼓励我去,素芬主动包装我,帮我找衣服,让我换上新买的衣服,我心里特别紧张,比当新娘结婚都紧张。真是初落雪中的山雀——懵啦。不知所措!
我到了联欢会场,虽说平时都相处得非常熟悉,可到了这种场面,自己特别受拘束,田局长和姜局长让我也坐到了主席台,我看到台下一百多人,心怦怦直跳,手都不知放在什么地方。
这个联欢会开的非常热闹,两个局长都分别讲了话,商业局来的杨局长也代表商业局讲了话,主要意思是欢迎他们到商业局招待所办公,合作得愉快。接下来是各单位表演文艺节目,还请了乐队。最后是自由舞会,联欢会一直开了一下午。我憋的满头大汗,直到离开会场,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通过这次联欢会,给自己又上了一堂课。两个局的工作人员谈笑风生,泰然自若地在场上表演节目,开玩笑,逗乐子时,自己就像鸭子听雷一样,尴尬的心情无法形容。我下决心努力提高自己,从言行到思想观念、仪表都在改变,要大大方方,坦坦****地做一个潇洒的人,要在商场上拼搏,就要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改掉农村的土气息,对自己严格要求,重塑一个新形象。
向城里人学习,从衣着到举动,从小事到大事,自己又买了好多知识书刊,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像海绵吸水一样,一点一滴地充实自己。
人运气好时,什么好事都会主动来找你。
元旦过后的一天,田局长突然问我:“金辉,想不想把你丈夫调来煤海市?”
“调来?”我愣怔,半天才回过神来,说,“当然想,他是农民……”
“现在有个机会,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们建材局和省里建设厅联合投资办个煤矿,即要上马,现在人员差不多到齐,还缺一位生产矿长,听说你丈夫在村里当村长,想必他一定是个身强力壮、非常能干的人,我为他留了个位置,想把他调来煤海市,这样你们夫妻就不用过牛郎织女的生活了。”田局长说。
我把张龙的情况向他作了介绍:“他人能干,身强力壮,又能吃苦,只是文化程度不高,读过中学,别的缺点没有,就是喜欢喝点酒。”
“行,你丈夫一定行,我需要一位这样的人,喝酒不算缺点,黑龙江男人哪有不喝酒的。”田局长很满意,说,“就这么定了,你马上回去找你爱人,让他过来一次,我亲自见见他,和他谈谈。”
我感动的不知道说啥好,只好一个劲儿地说谢谢田局长,谢谢田局长!
离开田局长的办公室,我心里一直在感激田局长。非亲非故,人家又是局长,用不着自己什么,能看得起我,处处为我着想,真是难得的好朋友,自己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回报人家,让张龙来了好好干,不要辜负田局长。
这件事对王世喜和素芬一说,他们两口子也为我高兴。尤其是王世喜,他和我一样激动,马上去车站为我买明天的车票,安排我回宝清,小儿子由素芬为我照看,怕他看到我走哭闹,她晚上把他领回了家。
我第二天回到了宝清,也没顾得上去看母亲、女儿、儿子,先到了向阳村,刚好张龙也收完了粮,并卖利索啦,正准备去煤海市看我,没想到我倒跑回来了。
“出事啦?”张龙非常吃惊,急切地问。
“是有事。”
“发生了什么事?”他更急。
“好事,天大的好事。”我兴奋地把建材局要调他去当矿长的事跟他学说一遍,他乐得一蹦多高。
我俩把家里的房子借给了一户刚结婚和父母分家没房住的邻居,一切安排好,返回了煤海市。
“田局长,你看我丈夫是不是身强体壮。”我笑着对田局长说。
田局长热情地和张龙握握手,把详细情况和张龙说了,让他考虑一下,再答复他。
张龙非常乐意,又让他当矿长,高兴还来不及呢?不假思索地答应了田局长。他说:“田局长,你放心,我绝对好好干,不会让你失望的,我还懂电,在农村当过电工,让我当电工也行。”
“矿长,生产矿长。”田局长一看张龙确实是个实在人,非常满意,当即表态,让他明天休息一天,后天就到局里报到上班。
我和张龙出了田局长的办公室,他才想起来问我,招待所怎么变成工商局、建材局?我想起来还没有把房租给这两个单位办公的事告诉他。
当他得知我这几个月在煤海市人事关系处得这么好,收入又可观,心里也增加了对我的尊敬,讲话也不像在家那么粗鲁,知道体贴照顾我啦。
为了庆贺张龙能到煤海市建材局当矿长,王世喜和素芬特意在家做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把我们请到他家里,好好地吃了一顿。我小儿子看到爸爸来了,也高兴地里外屋跟着他爸爸,他爸爸也特别偏疼小儿子,直到现在还是偏疼他的小儿子。
为了表达对建材局的谢意,也为了张龙在建材局有个稳定的位置,我摆了四桌酒席,宴请了建材局的全体人员,大家为我们夫妻团圆而高兴。
张龙上班后工作很出色,能吃苦耐劳,深受局领导的信任。他为了熟悉工作环境,提高生产进度,在矿上加班,有时一个星期也不回来一次,倒给自己心里多增加了一份担心,因为煤矿经常出事,砸死人是常事,多亏局机关在招待所办公,天天有煤矿的消息,自己随时能听到信,就不那么担心了。
建材局领导开会研究,春节放假期间,把家给我们搬来,没有房子,局里临时先给租一间,以后局里盖家属房再考虑分房解决。
一九八五年春节前,我们一家人终于搬到了煤海市,实现了进城的梦想。
春节和王世喜两家一起过的,欢欢乐乐地吃了团圆饺子,我们家三个孩子和他们家一个孩子在一起玩得也高兴,两个女孩马上成了好朋友。女儿最大,也最懂事,每天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小妹妹,我心里的快乐劲儿别提啦。王世喜和素芬也为我们家高兴。
人,只要抓住机遇,奋力拼搏,不怕失败,一定会成功的,自己的经历就证实了这一点。但我心里还没有底,对张龙还缺少信心,担心环境变化,人也会随之变化。
担心成为事实,张龙以后真的变成一个不可理喻的人,简直叫人不敢相信。
那年冬天,煤海市的雪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