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成功的花都是要经历风吹雨打,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会成功的。
到了海口,我兴致勃勃地回到了阔别十天的公司,走进办公室发现这十来天虽然自己没在家,可公司发生的变化让我吃惊。办公室都坐满了人,各自在分头工作,都是一些陌生面孔。
张总和周涛见我回来了,又是倒水又是泡茶,问寒问暖的很热情,看那样子就像是没有主心骨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没有资金。所以,有钱说话就仗义。
“董事长,我已经把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打印好了,就等你回来审查。这些天忙着招聘人员、考核、面试,忙得不可开交。”周涛说。
张总接着说:“应聘的有一两百人,现在海南呈现淘金热,你走这十来天,一下子涌进来几万人,方方面面的人才都有,我和周涛经过筛选,留下了这二十几位,等您回来决定。”
说着,他把二十几个人的简历表,文凭复印件交到我手里,重点的部门经理他俩都标在了简历上。
我也把北京之行和他们简单地说了说。
挂了一个香港长途,告诉周哥我回来了,一切顺利,请他抓紧时间过来帮我筹备开张典礼。
周哥告诉我开张日期定在十月十六日,他十三日过来,让我先负责把广告、摄影师和新闻发布会准备好。并且要先安排好工作人员的吃住问题。我向周哥保证,让他放心,我会努力做好开张的准备工作。
旅途劳顿,我顾不上休息,到张总办公室,让他安排人去租宿舍,买床和被褥,为招聘后公司录用的员工准备宿舍、食堂,再找一位当地人,做厨师兼宿舍管理员。
我抓紧审查二十几个人的档案,文凭证书、专业特长,年龄、实际工作经验等等,来海南前是干什么工作的。
全部材料看完,我觉得还满意,可暂时好像用不了这么多人,我想通过面试再筛选一下,做最后决定。
要制作公司的徽标,印刷公函纸、文件纸、信封、便笺、介绍信等,真是赶鸭子上架,自己从没有接触过正规单位,也没有正式在单位工作过,更谈不上当领导了,忙得顾头顾不了尾,顾此失彼。还多亏有曾林,只要他一有空,就跑来帮我策划方案,考核招聘人员,对人员进行面试。
他不但帮我工作上的忙,而且在所有应聘人员眼里,也提高了我这位董事长的身价。大家一听说省政府的副秘书长来考核应聘人员,有的没有真才实学的人自动放弃了参加考核的机会。
几天的时间,招聘各部的经理等共十八人。所有印刷品包括名片全都印完,租好了员工宿舍,买齐了所有生活用品。宿舍管理员也找到了,是海南本地人,四十几岁,我们都叫他王师傅,做菜手艺不错。
下一步开始联系买请柬,报纸做广告,电视台、电台做宣传,订气球、彩带……邀请海南下属机关,大型企业领导参加开幕式典礼等工作。
我把招聘录用人员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大会,进行分工,并且委任各部经理。
周涛宣布了公司的有关制度,主要是待遇和福利问题,因为到海南的下海人员,第一件事是要解决吃、住问题,第二件才是工资、福利。这两件事不安排好,是很难留住人才的。
我和张总、周涛研究决定和其他公司一样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间,公司免费提供食宿,每人每月二百元工资,试用期满合格,正式录用再补发工资,如果试用期不合格随时解聘。
部门经理工资暂定五百元,普通工作人员三百五十元,外加免费食宿的费用,合起来也可以,如果工作成绩好了还有奖金。奖金要根据对公司贡献大小,由董事会评定额度。
人员定下来后,这伙年轻人非常有朝气,个个信心十足,大家分头去工作,有的去联系广告,有的去拉公司开张的同贺单位,有的在忙着写宣传标语,公司上下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让我这位董事长也不得不佩服年轻人的精神和他们的干劲。
我的秘书赵丹小姐,勤勤恳恳地工作,不但工作上是我的秘书,就是生活上也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她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小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