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的现场在半山腰,在一条废弃多年的荒道上,那条荒道叫鬼道,路名浓缩了历史。鬼道,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狼常走的道叫狼道,獾常走的道叫獾道,狗道猫道,鬼走的道叫鬼道。若干年前,鬼经常走这条山道。
罂粟沟有多长,鬼道就有多长。赶尸匠将一具具僵尸从这条山道赶到山外,踏上遥远回家的路。那是一种怎样的奇观啊!一具具尸体以蛙跳的动作,在山道上行走,赶尸匠吆喝:
“呃嗬哟!”
“走喽!××回家喽!×××回村啦!”
山道上活人赶着死人走。
数以百计的盘山居民聚集在这里,红红绿绿的衣服错落树木间如花开放,远远近近地围观,赶尸人被困已无法前行。
“呃嗬哟!”
赶尸匠卖力地吆喝,那阵势倒像一场表演。
没人给他让路,尸体原地踏步。
梅国栋冲出记者的重围,和海小安走近赶尸人前。
相信更多的读者都没见过赶尸,简单扼要地说一下场面:我们能看到的,一个赶尸匠,一具尸体。赶尸匠穿着遥远年代的长衫,黑色礼帽,戴着鬼脸面具,手持一把鞭子,如果还称其为鞭子的话,鞭绳是花花绿绿的布条,像粗糙的拖布。再看尸体,外面套着白色口袋样式的东西,和打劫的匪徒伪装差不多,面部开着两个洞作为瞭望口,鬼走路也需要看路啊!
海小安就是从这两个骇人的窟窿望进去,见到尸体的眼睛有些异样的。
“梅局,我看见木头。”海小安走近梅国栋身边,说出他的发现。
“木头?”梅国栋疑惑,问,“没看错?”
“肯定是木头。”海小安说。
为了准确无误,他再次到尸体跟前,仔细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尸体竟然动了一下,还咳嗽一声。
“妈呀!”
“尸体活啦!”
围观的人一下就炸了营,四处奔逃。
“借气,一定是借气啦!”
人们议论纷纷。
借气是当地人一种说法。说人可能没死就成(假死),假若有一只猫狗什么的,总之是喘气的从尸体旁经过,都可能传气给死人使死人活过来。据说还真有这样的人活在世上,那才真正的“再活一回”!
被赶的尸体真亮地咳嗽,真的活过来了,能不吓人吗?
“死人还能咳嗽?”海小安不是害怕,而是吃惊,疑问,“我没听错吧?”
“你没听错。”梅国栋说着朝赶尸匠走去。
赶尸匠手里的鞭子再也举不来了,他见到公安局的严肃、咄咄逼人的目光。
“马上停下来!”梅国栋的语气不可违抗。
赶尸匠暂短的沉默。
“你是不是没听清我的话?”梅国栋命令,“请你摘下面具。”
赶尸匠迟疑着。
“让你摘下面具。”海小安说。
更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尸体里忽然钻出一个大活人来,他急忙跪在公安人员面前,求饶:“报告政府,没我的事,是刘升叫我来的呀,政府……”
海小安惊得目瞪口呆,白布口袋钻出活人后,里边还有一具尸体,他看见一双腿,没有弹性皮肤苍白得吓人。由一变二,由死变活,海小安大惑!
“起来讲话。”梅国栋说。
“报告政府,”跪地的人不肯起来,指着赶尸匠开脱自己说,“他花两千元钱雇用我,让我帮他赶死鬼……尸体臭死我啦。”
赶尸匠一把扯下面具,露出一张尖嘴巴、奸诈、妖气的脸。面相说明不是善良之辈,也非等闲之辈。
“八瞎(胡说八道)!是我雇你的?”赶尸匠质问。
“怎么不是,你让我到河边。”跪地的人拱起身,要和赶尸匠理论,“你给我两千元钱……”
“胡说!”赶尸匠面孔狰狞。
梅国栋用眼神给海小安下了命令。
“好啦,你们有话到刑警队去说吧。”海小安对赶尸人说。
那个人腿又软了,再次跪在公安人员面前:“报告政府……”
“起来,和我们走。”一个警察走过来,拉起跪在地上的那个人,“走!喂,还有你。”
赶尸匠他们上了警车。
“保护好现场。”梅国栋叮嘱句海小安,走向民政局长。
是民政局长走向梅国栋,他说:“梅局长,尸体怎么处理?”
梅国栋想听听民政部门的意见:“你们的意见呢?”
民政局长说,通常违背丧葬规定,责令其家属改正。尸体送去火化。对当事人批评教育。
“没见有一个死者家属在场,似乎不太合乎情理。”梅国栋说,“我看这样,赶尸人警方带走调查,你们民政尽快找到死者家属,问清情况。”
“我去安排,梅局长。”民政局长说。
“哦,对了,尸体先不要动,警方负责保护起来。”梅国栋说。
接到支队长命令的几名刑警迅速赶到现场,法医也到了。
“海队。”刑警打开包装尸体布袋子样的织物前,请示。
“打开吧。”海小安说。
又是一个意想不到,死者竟无头,一个木头旋的人形脑袋,安在尸体上。
死者无头?性质一下就变啦!一个正常死亡的人怎么会没头颅?
“可能是一桩命案。”海小安心想。
在场的刑警不约而同地都这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