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盖真相

第十三章 手机里的谋杀拼图(三) 10

字体:16+-

车到凤凰岭镇政府大门前,宋村长下了车,张国华和李帅回到秘密住所。

“小慧的父母没能确定那个人的身份,张队,我们下一步?”李帅问。

“我先向姚局汇报,然后,我们俩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个行动方案。”张国华边说边拨局长的电话号码。

“张队,我去办下伙食。”李帅趁张国华打电话的空儿,到街上去买些菜中午、晚上吃。

“过会儿,我给你打过去。”姚剑说。

姚剑此时不方便接电话,他正在市委康书记办公室里,不方便接听,他关掉手机,接着汇报:“3000万是国家和省里拨下的救灾盖房款……我们从黄毛电脑硬盘上只发现这些。”

康书记表情严肃异常,他说:“姚剑同志,这件事太重大了,我需要向省委汇报。你们要下大力气找到黄毛,拿到那部手机,我们要弄清全部内容。”

“您放心,我会全力以赴去做。”姚剑当即表态。

姚剑从市委大院出来后直接去找张国华。

“姚局,您亲自来啦。”

“国华,老文找到了黄毛的密室,有了重大发现……”姚剑讲了一遍过程,说,“黄毛手里的那部手机相当重要,我们要尽快拿到它。”

“老文那儿有没有黄毛的消息?”

“郭影也不见了,他查黄毛密室时,她突然消失。”姚剑感慨,说,“这个案子有太多的突然消失,黄毛突然,安姐突然,常大香突然,郭影突然,说不定下一个谁还要突然消失。”

“黄毛的突然消失好解释,他带着那部重要的手机逃走……郭影也好解释,她去找黄毛。”

“安姐呢?还有常大香?”

“被人恐吓,躲藏起来。”

“是他?”

“应该是。”

他们俩说的“他”指柳雪飞。

“小慧的父母没指认出他来。”张国华说,“安姐和常大香一定见过他,我打算在市内寻找她们俩。”

“让李帅去找,你去找黄毛,老文也找黄毛,双管齐下。”姚剑忧心忡忡,说,“绝对不能让黄毛出现意外。”

计算机上发现的只是秘密的一部分,大量信息还在那部手机上,黄毛是藏起手机还是带在身上,都得找到他才知分晓。

“估计黄毛不会逃太远,他也没必要逃太远。”张国华分析道。

“到目前为止,我们才算弄清楚黄毛为什么逃走,原因就在这部手机上,他看了里边的内容,担心有人找他夺回手机,甚至杀人灭口……所以他逃走。”

“如果与命案无涉,黄毛不会藏得太久,他认为风平浪静时就会回来。”张国华不无担心地说,“只是我们等不了那么久,这期间别节外生枝,他别干蠢事啊。”

刑警担心黄毛毁掉或丢失那部手机,他倒不是销毁罪证,将惹是生非的东西扔掉,要是那样的话,找到黄毛也失去了意义。

“黄毛成了重要目标,急于找到他的不仅是我们,他们也在找。”姚剑觉得形势逼人,说,“我们不只和时间赛跑,和对手争夺手机,也为保护黄毛生命,他们找到他弄回手机的同时,有杀掉他的可能。”

“郭影又掺和进来,她要是和黄毛在一起,无疑也处在危险之中。”张国华说,他也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我们所掌握的黄毛可能藏身的地方,老文已经找遍啦。黄毛是孤儿,无亲无故,前妻与他离婚多年,带孩子远嫁新疆,基本排除他去新疆的可能。”姚剑说,“我们的通缉令贴在公共场所,他不可能在城区躲藏。井东周围有山,他极有躲进山里的可能。”

凤凰岭镇成为黄毛落脚的重点地区,刑警准备去那里寻找。

“国华,你说叫李帅去找安姐和常大香,我看先不找她们,有一个人要先找到。”

“姚队,谁?”

“那天在世纪广场轰市长下台的人,他口喊受灾的群众住不上房子,说明他知道一些救灾款的内幕,这和我们见到黄毛留存电脑硬盘上的内容一致,有必要找到他。”

“好,我叫李帅去找那个人。”张国华说。

李帅查到那个人叫青春小鸟,并知道他的准确住址。

“找作家?”邻居问。

“哦,我找青春小鸟。”

“作家疯啦。”

“疯啦?”李帅惊诧。

和刑警讲话的居民是青春小鸟的邻居,对文联这位作家也算了解。

“他怎么疯啦?”李帅问。

“鹰撵的吧。”邻居话里有话。

“什么鹰?”

邻居摇摇头,然后走开。

李帅没再往下问,邻居走出几步站住,回头对刑警说:“到马车房小区看看,他准在那儿。”

马车房是很出名的地方,那个马车是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马车房冬是车库,夏是停车场。

李帅出生的年代马车房的青砖大檐房还有两栋,他和小伙伴去那儿玩过捉迷藏。如今一点陈迹都没有了,只保留下这个老名字。

李帅到了马车房小区,远远见到一个疯癫癫的中年男人。

“他是青春小鸟?”李帅问身边的一个胖男人。

“作家青春小鸟。”胖男人说,“谁给他喝口矿泉水,他就给你唱几句歌谣,解放战争时期的歌谣。”

“他不是疯……”

“疯得有些蹊跷,有时说的是疯话,有时说的比正常人还正常。”胖男人说。

几个人围着青春小鸟。

“作家,喝口水!”有人手拎着半瓶矿泉水,说。

青春小鸟喝水,姿势酷像只口渴的小鸟。

“唱一段!”围观的人哄喊。

青春小鸟便唱道:

秋天里,秋风凉,

家家户户晒菜忙,

干茄子,豆角黄,

西葫芦条子长又长,

左一绳,右一筐,

搭在满院朝日光。

各种各样都多晒,

晒好干菜好送前方……

“好,唱得好,疯子!”

“疯作家,再来一个!”

围观的人喊叫着,有的打唿哨、拍巴掌。

青春小鸟面带不是笑的笑,眼盯矿泉水瓶子。

“给他喝水。”有人说。

青春小鸟喝到水,滋润了情绪,又手舞足蹈地唱起来:

参军、参军,

光荣参军,

打倒土豪恶霸,

斗垮地主劣绅,

铲除汉奸特务,

肃清走狗坏根。

李帅身旁的人议论:

“作家在广场上把马市长轰下台,谁也不知咋地,他突然就疯了?”

“华子良当年装疯……”有人说到小说中的人物,以表达他对青春小鸟真疯假疯的怀疑。

李帅那个下午基本弄清了此人的情况,他是市文联的(内退)作家,出版过小说,笔名青春小鸟。不过,这只小鸟桀骜不驯。在班上和文联领导吵架,竟然掀翻宣传部长的桌子,事业单位改革,市里有政策,到了50岁可以内部供养,文联领导说:你回家当作家去吧,再不用上班,工资照发。

“其他方面的待遇呢?”青春小鸟问切身利益问题。

“一样,和上班的人一样。”文联领导的话有些幽默:“公家花钱雇你为你自己写作。”

青春小鸟权衡利弊觉着合适,收拾一下办公桌子,将属于自己的东西塞进开文代会时发的纪念品——价值10元左右的背兜子,手还端个旧塑料盆。

“拿这么个破盆子干什么,作家?”门卫的老头问。

“我自己花钱买的,拿回家。”青春小鸟扎挲着翅膀,飞出院子,一只禽科的山雀在枝头鸣啼,他忽生感叹:“恨别鸟惊心。”

青春小鸟觉得长着嗓子就要吼就要叫,不然退化。他不合时宜地到大庭广众去啼叫(揭市长的短),马市长是谁,是马王爷,八只眼呢。

青春小鸟在一个人眼里是人才,是大师,那就是和他一起过日子的“红袖”(青春小鸟自称),青春小鸟满嘴疯话,她没离开他,不嫌不弃。当年,“红袖”写小说得到青春小鸟老师的指导,青春小鸟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不会提炼题旨。“红袖”悟性不怎么样,却固执,坚决要学会提炼题旨,就是不太懂题旨为何物。青春小鸟说:在你身上,要提,到冰棍斋去!青春小鸟坯子是文人,自然会故弄风雅,因欠费给物业停了供暖,结冰的住宅他命名了冰棍斋。“红袖”在冰棍斋得到指点,成了青春小鸟真正意义上的“红袖”。

李帅问:作家怎么疯的?

“红袖”答:他本来就是疯子。

李帅问小区主任,主任回答:小区人见到他就疯啦。

李帅感觉到他们都在隐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