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而来

11

字体:16+-

何书秀和陈林一道跑了附近十几个村,搜罗了百来头瓜猪,暂时由陈林的父亲代养。

回城后,何书秀忙着招聘打下手的小工,购买烧烤的器具和材料。这些陈林帮不上忙,但他可不愿意闲着。他见每天报纸上都在宣传即将到来的桃花节美食大赛,就打热线电话给报社,说有人打算在美食大赛上烤一百头猪,而且是快绝种的小瓜猪。这果然引来注意,记者找上门采访何书秀。陈林像经纪人一样替何书秀接待记者,详细介绍了何书秀的创意来源,瓜猪的产地品质等等。何书秀只插了一句话说自己的烧烤牌子叫农夫烧烤。

这记者也是个老练的记者,像诱供一样问他们打不打算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要不要呼吁相关部门关注快要绝种的瓜猪,陈林当然顺着这些“提示”一一作了解答。第二天,报纸出来,好大一块版面,标题是烧烤民间大师何书秀和他的瓜猪情结。其他媒体见了报道,也纷纷找上门来采访,何书秀是一猪未烤先扬名。

美食节开幕那天,何书秀、陈林、马冬梅和所有小伙计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摊位上打着农夫烧烤的大招牌。因为他们的“先声夺人”,美食节组委会特地给他们划出相对来说较大的地盘,农夫烧烤的炭火还没烧红,很多人拿着报纸来找吃的了,还怕吃不到,纷纷要求先交订金。

何书秀大汗淋漓地在一只只烤猪中跑动,像一只在花丛中辛勤采蜜的蜜蜂。

赏桃花的都是结伴来的,亲朋好友三五成行,来买烤猪肉也不是一斤两斤地称,是半只半只地称,丽敏马冬梅一个称肉一个收钱都要忙不过来了。陈林负责发传单,还拿了一只话筒,时不时发布即时新闻,例如,“刚才有一位大哥买走一整只陈皮烤瓜猪,说是回家孝敬父母的,孝心感人啊”;再例如,“小朋友最喜欢吃的蜜汁烤瓜猪新鲜出炉了,带小朋友的家长可以把小朋友带过来免费尝一尝”……

陈林嘴忙手忙,眼睛更没偷懒,他看到有两三人到烧烤摊上买了几回烤肉,人越多的时候越往前凑,一开始他怀疑他们是三只手,找人多的地方下手。有一人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长得太英俊了,不像是小偷,更像是演员,还真让他想起来是谁了,他心扑咚一下,赶紧到马冬梅她们那去,让马冬梅查一查收的钱。那些收到的一百元钞票里面果然有六张是假钞。马冬梅气得哭出来。陈林说,“不哭,我知道是谁干的,我找他去。”

陈林专往热闹的地方去,找了几个地方,终于看到刚子混在人堆里,他偷偷地尾随着来到另一个摊面跟前,也碰巧得很,是李兴国和阿颂他们的七公烧烤,这摊前的人也不少。刚子旧技重演,掏出一张百元大钞要买人家的鸡皮葱肉串烧,阿颂刚把钱收下,他又说有零钱了,让人家还他的整钱。陈林冲上前去说,“注意,他用的是假钞。”阿颂一惊,把刚要递出去的钱收回来。刚子转头寻找说话的人,看到陈林,眼里流出恶毒的恨意。陈林扭住刚子的胳膊说,“你们赶快帮忙叫警察。”突然间,几个人从人堆里冲上来要把刚子“救”走,陈林死拽住刚子的胳膊不放,其中一人躁了,掏出一把刀子往陈林身上捅了几下,陈林捂着肚子倒下。刚子和那些人飞快地窜入喧闹的人群中。

农夫烧烤那头正是最**阶段,七八个评委到摊上来现场品尝评分了。丽敏和马冬梅停止零售,围上去看评委们抽样品尝,众评委打出了九点六分,十分是满分。围观的群众给以热烈的掌声鼓励。

美食大赛农夫烧烤的百头小瓜猪抢购一空,农夫烧烤成为名符其实的烧烤大王,烤瓜猪被评为最佳美食产品。第二天报纸上登出何书秀烤肉的照片,文章说他弘扬了民族美食文化,倡导绿色食品,何书秀成了明星。

很多有钱老板像当初葛冬一样找上何书秀,要和他合作。何书秀这次学精了,找了律师,让对方按照他的条条款款来办事,很快的,何书秀作为股东的农夫食品公司注册了。三家农夫烧烤店同时开业,其中一家旗舰店就在中山路上。另有简易的连锁店快速在市区铺开,几乎每一条马路上都有农夫烧烤的摊子,摊面简单,就一个烧烤架子,不提供桌椅,顾客可以像买包子买熟食一样把烧烤打包走。这些经营模式当然不是何书秀脑袋里能够想得出来的东西,是他合作伙伴们的事了。

何书秀负责研制烧烤酱和培训学员。烧烤酱出了十几个品种,吃烧烤吃面食吃鸡吃鱼通通可以买回去当佐料,这东西卖得好,不再靠何书秀用大锅头来人工熬制,机器批量生产,流水作业,用精美的玻璃瓶子真空包装。何书秀有专门研制酱料的实验室,不需亲自动手,只需动动嘴,一是用嘴指点手下人动手,二是用嘴尝尝味道。由于只需动口不动手,何书秀那双长期被油盐酱醋泡得粗黑的手,渐渐褪去糙黑,显露出白晰的肉色。何书秀把这双手伸给丽敏看说,“这还像一双劳动人民的手吗?”丽敏说,“一点不像,这双手的主人应该是个教授。”丽敏这么一说,何书秀心生骄傲,却故意叹一口气,“唉,明天还得去给那些孩子上课,我得准备一下。”

何书秀的另一任务是培训员工。那些员工的年纪和他当年进城一般大小,看气质长相大多也出自农家,对着他们讲课他特别乐意将自己知道的倾囊相赠。第一堂课他总喜欢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想不想自己当老板?”总有一两个调皮的回答,“想”。何书秀听到答案脸上挂笑,“想就要好好学习,我以前可从来没有人来指点,全靠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你们有福了。”说完他的表情严肃了,“下面开始上课,谁知道烧烤有哪些种类?”新学员自然没有一个回答得上。何书秀身穿白大褂,头戴白帽,先给理论,再指导实践。“最普遍的是素烧,既然是素的,就是说你烤的东西不需要任何调味,直接在火上烧烤,一般能这样烧的以鱼虾类为主,可保留原味,又可以去腥。其次是盐烧,就是用盐抹遍食材全身再烧烤,主要也是适于鱼类及海鲜。还有味噌烧,你们可能不常听说这个词,其实也简单得很,一面烧烤一面涂上盐与酱油,再涂上味噌来增添风味,其中以鱼、豆腐和白萝卜……”

学员们都觉得何师傅的烧烤技艺是没说的了,课也上得有水平,就是有点反感他对钢琴的推祟,他们觉得烤肉和钢琴这两者之间隔得太远了,何师傅非得把它们拉到一块。何师傅跟大家说,“烤肉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可每个人都要有一项业余爱好,最好是能培养艺术细胞的爱好,比如说弹钢琴,大家业余没事就去学学钢琴吧。”何书秀不止说一次,他在课间还要揪住一些员工说,“你们想学,我可以教你们入门,弹钢琴好,很好。”

学员们私下里议论说,“何师傅那手指头粗得跟擀面杖一样,一根能管两个键,钢琴能弹得好吗?等我当了老板,赚了大钱,才不学这破玩艺,找累啊?”

何书秀本来是想将吹笛子的技艺学好的,可丽敏说吹笛子上不了大雅之堂,现在又不缺钱了,买台钢琴吧。何书秀想想也是,钢琴是一门多么高深高雅的技艺呀,村头的农民都可以吹笛子,钢琴就不行,它不可能摆在田间茅舍里,是另外一种境界了。何书秀虽然不知道曲高和寡这个成语,但就是冲着这心理买了一台钢琴,还从艺术学院请了一位专业老师来教他们夫妻俩,每星期上两次课。钢琴买了,老师请了,学习却成了何书秀的一块心病,太难了,入门第一事记键盘的位置为难他了,好不容易记全了,左右两只手12345往键上走又乱了。何书秀能将“小蜜蜂”和“圣诞铃声”弹出来,就不再学了。这并不防碍他对别人宣扬弹钢琴的好处和他对钢琴的喜爱,有一期报纸宣传“农夫烧烤”,还上了一幅他弹钢琴的照片,摆的架式还真像一个钢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