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淵的秘書

43、正麵交鋒

字體:16+-

李之年當不了市委書記,陳遠健自然就沒辦法當上市長,但轉為市委副書記,仍舊兼常務副市長,總算往前邁了一步。餘震的職務沒有變動,仍舊擔任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省委統戰部、宣傳部分別派了個處長下來當市委秘書長、宣傳部長,都帶著市委常委的帽子。原本呼聲比較高的康寒鬆並沒有轉為市委常委,倒是川南區委書記賈正光進了市委班子,擔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長。

其實,康寒鬆在換屆前已經得到消息,市委常委他是沒有希望了。李之年幫他爭取過,但省組領導認為他年齡太大,不適合擔任常委,應該考慮多給年輕幹部鍛煉機會。他現在擔心的是,在下一步的人大、政府、政協換屆中,他能否保住副市長的位子。

原來,李之年明確自己不能當市委書記後,迅速冷靜下來,尋好對策。要和郝旭成頂著幹,關鍵在人,班子成員中、重要崗位上如果都是自己的人,或者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郝旭成無論如何也跳不到哪裏去。所以,他特意再找了省長和省委組織部王部長,極力推薦陳遠健、康寒鬆和賈正光。省長和王部長對沒有促成李之年當上市委書記,心有遺憾,因此在省組的方案裏基本上滿足了李之年的要求,除了康寒鬆年齡太大實在無法進入市委班子外——郝旭成快六十歲了,市委常委班子裏怎麽能再進一個老頭呢?

讓賈正光當市委組織部長,無異於砍去了郝旭成的一隻手。衝這點,李之年對王部長感激不盡。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郝旭成算不得新官,確切地說,是老官了,屁股在同樣的位子上已經坐了不少年。但畢竟是新一屆市委,總得有新的動作、新的氣象。他感念省委對他的信任,決心拚出一把老骨頭,在政治暮年把所有的光和熱一傾而出,為海川的發展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換屆之後,他不遺餘力,在全市掀起了三股熱潮——大調研,大討論,大規劃。他親自帶隊,深入各級各部門,聽取各方意見,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僅大討論活動就有十幾個專題,諸如,海川發展的瓶頸是什麽,投資軟環境建設存在什麽突出問題,幹部隊伍作風建設如何加強,海川該往何處走,海川精神是什麽,如何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等等。除了組織幹部群眾寫調研文章、論文評選,還特意請了一些專家學者來海川考察,其中不乏兩院院士,請他們為海川的發展出謀獻策。郝旭成似乎變了一個人,精力無比旺盛,白天調研,晚上伏案,開不完的會,喝不完的酒,快六十歲的老頭仿佛來了第二春。隻有他的秘書,在人散後,才看到他掩藏在**後麵的倦容與老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