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项羽

第十七章 韩信用兵 01

字体:16+-

彭城之役,让人们再次领略了项羽的威风。各路诸侯见状纷纷倒戈,背汉附楚,就连齐王田广也放下武器,表示不再与西楚为敌,甘愿称臣。出乎大伙意料的是,刘邦西逃后,竟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并在荣阳附近的京、索间把楚军打败,致使项羽不能西进。

对众诸侯的背叛,刘邦十分生气,稍微缓和过来一点劲,马上分出一部分兵力教训他们,而且让最能打仗的韩信去做这件事。

谋士哪食其听说刘邦在自身艰难情况下,还要分出重兵去收拾几个浑蛋,认为不妥,说:“让我以三寸不烂之舌,去劝说那些无知鼠辈仍来归顺大王,不要因为他们影响大事。”

刘邦说:“如此甚好。只怕这些熊包没有见识,不听你的。”

情况果如刘邦所料,哪食其的第一站就让魏豹给顶了回来,说:“自古诸侯以霸者为尊。我们不是不尊汉王,而是他鸭子上架,难能可为。老兄别费劲了,说得再好,我也不会跟着他跑,还是依附项王更可靠些。”

哪食其的到来,恰给魏豹送来一个信号,汉军可能要来讨伐他。以致韩信兵到后,魏豹早做好了防御准备,把重兵集结在蒲板,严密守住黄河渡口临晋。韩信站在渡口西岸观望了一阵子,半天没有一个船只来往。再看看对面,却见尘土烟雾升腾,怀疑已有重兵把守,因此不敢贸然渡河。

韩信让灌婴带领一千人在临晋多生烟火,多摆船只,做出大兵要在临晋渡河的样子,自己却和曹参等将带领五万兵马开到黄河的上游阳夏渡口,乘坐木婴缸渡河、

为防汉军突袭,魏豹亲自坐镇蒲板指挥,远远望见汉军每天在对岸生沃做饭,河上的船只也越积越多,他要求部队枕戈待旦,绝不让汉军有渡过黄河的机会。守将举千说:“大王尽可放心,以黄河这等天险,我们放一千个兵在此渡口,足以看得死死的,何况有您坐镇。重兵把守,他们就是长了翅膀,从夫上飞,我也会把他们勒回来,”魏豹说:“不可大意,你们可知汉军带兵的房韩信,此人打仗有些本事。”半千笑笑说:“**之夫,巧了而已。遇到真鲜天子,就不显他的本事了。”魏豹听后暗喜,不置可否。

韩信大兵快速袭击了魏国的都城安邑,守将吴甲仓皇出逃。魏豹闻报大惊,不解地问:“我这儿日日让人守着黄河,虽有船只不时过来骚扰,但并没有人上得岸来,如何会有汉军从背后袭来?”吴甲说:“不知。”魏豹说:“浑蛋,连敌人怎么过来都不知道,我要你何用,拉出去斩了。”众人不取替吴甲说情,都觉他该死,轻易就把一座都城丢了。随后跟随魏王一同出师,迎击韩信。

魏军怒冲冲直扑安邑,离城不远处,便看见汉军摆开阵势,截住去路。魏军冲在前面的是将军莫辽,于阵前喊话道:“前面拦我大军的可是汉军?聪明的赶快滚蛋,不然叫你们有来无回。”汉军这边没有人搭话,前面几名大将却各自挥舞着拿手的武器,带着后面大队的士兵,直接冲过来,眨眼间与魏军混战到一起。刀枪声,喊叫声,叱骂声,响成一片,搅得脚下的尘土飞起一丈多高。魏军将领本以为两军相遇,汉军首领会和他们有一番对话,哪知对方根本不讲规矩,上来就打,搞得魏军有些措手不及。好在魏军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战斗,有些底气,很快进人状态。双方战了一个半时辰,仍不见高低。正在胶着状态,突然间有一股力量出现在魏军背后,同样是不搭话,靠上来就打。魏王豹此时正在军后督战,听到喊杀声,回头一望,也是汉军的旗帜。还没弄清怎么回事,汉军已杀

韩信大兵乘坐木婴缸渡过黄河。到跟前。卫尉慌忙护住魏王撤到一边,汉军紧追不放,魏豹只好丢下车子,骑马逃窜。但汉军仿佛有人认得魏王,十几个人始终尾随其后,且越跟越近。一会儿的工夫,就有两匹马跑到他的前面,截住了去路。魏王被围在该心,下马求饶:“请不要杀我,我原是汉王手下一兵,本不想背叛汉王,都是项羽逼迫,才不得已自立。”汉将知是魏王,不敢擅杀,喝道:“可以不杀你,但让魏军马上住手,不得再抵抗。”

燕、赵、魏、代诸国都处黄河以北,韩信灭魏之后,刘邦迅速作出北伐燕赵,东击西鲁,南绝楚之粮道,西会楚军于荣阳的重大部署,并拜张耳为副将,辅佐韩信攻打赵国。为防汉军侵袭,赵相陈余在进人赵国的必经之地井隆口集中大军二十万人,修筑堡垒,严阵以待。谋臣李左车献计说:“韩信北渡黄河,先已灭魏,又有张耳相助,锐不可当。但人所共知,千里运粮,士兵往往吃不饱。他们远道而来,利在速战。井经口作为险阻,汉军要从此经过,战车不能并行,骑士不能并列,粮草只能跟在后面。请给我三万兵马,抄小路断其粮道。您只要深沟高垒,坚守不战,他前不得斗,后不得还,我以奇兵断其后。他们在荒山野岭,没有东西可抢,靠什么吃饭?不出十日,二将的人头,就可交到您手上。否则,虽有险阻,不足为恃,恐怕将军还要被韩信所擒。”

陈余没有听取李左车的意见,反而训斥道:“你一个家臣,懂得什么打仗,兵书上讲,‘兵力有敌人的十倍就包围起来打,两倍就直接打’,今我兵力恰是敌人的两倍,为什么不大大方方地打,而要用那些摆不上台面的鬼谋? 自古有‘义军不用诈谋奇计’的讲究,我赵国再怎么说过去也是七雄之一,凡在赵国做官的,都该把‘仁义’二字看得比什么都重。今汉军千里来袭,人疲马乏,粮草不足,面对这样的弱兵都不敢直接面对,今后再遇到更强大的敌人,又如何应付?我不能让其他诸侯说我胆怯,更不能让人家说我不仁义。”

袭赵途中,韩信后活捉了代相夏说。听说陈余不听李左车的意见,马上回师井隆口,驻扎在不远处。夜间,选了两千多名精壮士兵,让他们每人拿一面汉军的大红旗,抄小道埋伏在赵营附近的山谷里,届时如此如此。

天将明,韩信让将士们随便啃块凉窝窝头,告诉他们破赵后再好好会餐。大家将信将疑,有个大胆的士兵问:“有肉吗?”韩信大笑说:“只要你小子活着回来,我赏你一只猪腿!”又命一万人在赵营不远处的河边上布好阵,等待赵军自投罗网。赵军在高高的山上看见汉军如此布阵,无不讥笑,都说他们找死。太阳从东方升起,韩信竖起帅旗,亲率大军向敌阵冲锋。

赵军见汉军主将出战,认为决战时刻已到,倾巢出动,杀得难解难分。约两顿饭工夫,汉军不敌,丢旗弃鼓,向背水阵中退去。陈余见状,以为这次捉住韩信、张耳是肯定的了,所以指挥大军穷追不舍。汉军一路退到河梁处,再无退路,只听有个声音特高的将军喊道:“退只能死,要活命就回头把敌人杀死!”一句话传出去,接着就是一传十、十传百喊“杀”的声音。人群中响起“杀”的怒吼,所有将士都被激起斗志,转头和敌人死拼起来。如洪水猛兽,势不可当。赵军伤亡惨重,掉头撤退,到得谷口前,却见赵营之上,漫山遍野都插上了汉军的红旗。原来是汉军的两千精兵乘虚而人,拔去赵旗,换上了汉军的旗帜。

赵军以为大本营被汉军占领,军心大乱,落荒而逃。汉军前后夹击,大获全胜,陈余、李左车都被活捉。韩信命将陈余斩首,并劝降李左车。后采用李左车的计策,使燕国不战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