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原影视制作中心主任韩美玲被任命为“康瑞媒体影视公司”董事长,第二天就找田宝琪谈话,说:你借调两年来,为宣传煤炭重点建设专题片的制作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工作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本来想把你的关系办过来,由于编制问题无法解决,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没有想到体制会这么快发生变化,这么大的机构说没有一下就没有了,大家都闹情绪,心里不太平静,但事情还得干,我考虑想把你留在这里继续干下去,不知道小田愿意不愿意。
这突如其来的峰回路转,让宝琪的人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机,他说,您怎么说我就服从领导咋样干,不过我的借调时间为两年,再有三个月就要到期了,这得董事长给单位打招呼。韩美玲董事长冲着宝琪微笑了一下说,只要你同意,下面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按政策,这个改制后更名的“康瑞媒体影视公司”可以自主聘用员工,并且把员工户口直接落在北京,他们在一个月时间内给宝琪办完了调令和户口转移手续,宝琪回到玉玺煤矿办手续时,原海峰尽管百分之一百二十个不愿意,但也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为难了一个星期也总算放人了。
正式调到北京工作后,田宝琪更加努力工作,为转型后影视公司的正常运转、拓宽业务渠道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董事长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康瑞媒体影视公司通过一年时间的职能、观念、服务意识和服务对象的转变,由一个单一做煤炭专题的行业影视中心,变成能承揽行业以外的社会化影视公司,并和CCTV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煤炭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煤炭管理体制由政府职能转化和企业职能化的政策,做了八期的专题节目,为煤炭系统干部职工全面了解和吃透中央政策精神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为转型后煤炭企业体制的下划后关系如何理顺,作用如何得到发挥,树立了典型和学习的标杆,节目深受煤炭战线上的干部职工欢迎。田宝琪由业务骨干,提任为业务部经理,和CCTV共同策划拍摄反映煤炭战线适应改革、体制转换的二十四集大型电视剧《黑金宣言》,在全国上演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康瑞媒体影视公司在业内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
再说王民录,在为玉玺煤矿引进美国设备的过程中,被外国公司看中后,聘为工程师,为连续采煤机组在玉玺煤矿井下的试验成功发挥了骨干作用,使用连续采煤机组后玉玺煤矿的煤炭年产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超过了美国使用同类设备条件下的年平均水平。这里面除了地质条件和设备本身的先进性以外,当然也有王民录的辛勤付出,美国公司非常赞赏中国维修工程师王民录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经常邀请他去国外参观考察,到国内引进同类设备的煤矿处理疑难问题,培训指导工作。王民录成了玉玺煤矿的公众人物,引起了许多人的眼红、嫉妒,包括主任原海峰。王民录是原海峰从鳌北煤矿挖过来的,他本来想着工作上需要这样一个干事的机修工,踏踏实实地在自己手下干活。谁知没多长时间,就被老外看中了,而且还拿上了美元,开始还是把美元给矿上,由矿上根据实际情况给民录付工资,虽然有些额外的待遇,但收入没差多少,也就罢了。一年后美国厂家直接把美元发给了民录本人,和矿上脱离了工资关系,民录成了美方派驻矿方的工程师,收入比同类岗位高出几十倍,还经常国内国外飞来飞去,工人们由开始的嫉妒变成了羡慕。自然原海峰也不例外。领导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实际工作中就会故意刁难,毫不留面子地当众给民录难堪。王民录火已经到嗓子眼上了,也只能硬给咽回去,憋得脖子到脸都通红,一言不发。后来原海峰变本加厉,专门给王民录定了“制度”,只要离开矿区一步,必须给三人同时请假,最后得由他批准,不然按照旷工处理,王民录忍无可忍,彻底撕破脸皮,一气之下离开矿区半年时间。后来被一家外资煤机维修公司聘为总部工程师,办公地点在北京,负责全国五家使用同类进口设备的维修工作,从此以后,玉玺煤矿再不是美国连续采煤机组的重点用户,半个亿美元进口的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现代化设备,在玉玺煤矿成功使用两年后被迫“下岗”,成了一堆废铁。
王民录所在的美国设备维修中心中国总部急需要找一家涉煤专业的广告文化公司推广他们的设备,宣传优质服务和产品文化,让国内煤炭企业知道国外产品的优越性,特别是在玉玺煤矿首次使用成功的经验,王民录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最有说服力的代言人和见证人。总部把这个任务交给民录后,他先是一头雾水、一脸茫然,自己是搞维修的,和机械设备打交道还可以,让做市场推广,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碰巧这时候姚大勇来北京出差,说设备配件进口的手续需要民录给帮忙,约好一起吃饭,姚大勇把田宝琪也叫上了,见面后宝琪和民录才知道俩人都在北京。了解了宝琪的情况后,王民录眼睛一下子亮得发紫,好像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激动,他们一拍即合,由康瑞媒体影视公司全权制作、代理发布美国采煤机组在国内的广告宣传推广业务。合同一次就签订了五年,年广告费用的收入占康瑞媒体影视公司总收入的三成以上,使进口采煤机的维修业务在国内各大用户之间得到大力普及,设备的销售量剧增,王民录成为美国公司的顶尖经理,该公司还给田宝琪在北京奖励了一套八十平方米的房子。
田宝琪把这个消息写信告诉了春娥,信里还说要带她和孩子到北京去,开始春娥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认为是安慰自己的辛苦,说着玩的,但紧接着第二封来信说定了具体时间,并说那边的学校已经联系好了,赶秋季开学前带孩子过来,直接在北京入学。信中还说到,让春娥提前办理转学手续,做好父母二老的思想工作,这下春娥才相信是真要接他们娘仨走。春娥犹豫了好几天找不到跟父母说的理由,两个老人都已经八十多岁了,虽然跟着老三兄弟过,上面还有大哥,都对老人很孝顺,但春娥还是放不下二老,农忙老父亲帮自己地里干活,老母亲看管孩子做饭,为他们这个家操碎了心。宝琪来信已经定了,必须跟二老说。春娥做了丰盛的午饭,叫儿子田旭和女儿晴晴把爷爷奶奶接了过来,但饭桌上说啥也张不开口。还是明智的父亲说话了:春娥不要为难了,你们的事老三媳妇都说了,我和你们、老三、你哥嫂全家都很高兴,咱田家有人在北京干事了,你娘儿仨就放心地去吧,这么多年在我们田家受苦了,里里外外操劳这个家不容易啊,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你对老人的孝顺在田村、在方圆几十里都留下好名声,为了娃你们都得去,农村活儿没完没了,永远也没有个尽头,其他人想出去还没这个条件呢,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葡萄园有你哥和老三经管,不要想这些了。
二老的明智反而让春娥更加难受。之前她从未想过会告别这块熟悉的沃土,告别既当男人又当女人的繁重农活,带着已经上初中的一双儿女过真正城里人的生活。临走的那几天,春娥和丈夫宝琪买上礼品,排门把村里六十岁上的老人看了一遍,她每到一家,都对老人说,我作为田家的媳妇,自从迈进咱田村的那一天起,就注定欠下了田村老老少少的情和意。我娘家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而且家里也没有能帮上忙的什么人,宝琪在矿上工作忙,回不了家,这么多年来,是田村人帮我将两个孩子看大,每到农忙的时节,你们都是放弃了自家地里的庄稼帮我抢收,你们安慰我说:“春娥娃一个人种这么多地,宝琪忙公家的事不由娃,谁有了空能帮就帮一把。”春娥接着说:就这样一帮帮了十几年,是田村人让我们家有了今天,没有大家的帮忙,宝琪哪能专心干好国家的事儿。宝琪在一旁忙点头说,就是的就是的,这么多年我不在,村里人给春娥帮大忙了,等农闲了,我那边安排顺当了,轮流接村里人到北京逛去。
田村主任田永禄说:宝琪能到北京干事是咱田村的荣耀,一定要把国家的事当事干,至于逛的事,有你这句话村里人就满足了。宝琪你一定要把媳妇照顾好,春娥确实是个好娃,大家都看在眼里,这几年里里外外不容易,放心地走吧,村里有啥事给你们写信。
离开的时间一天天地临近,真正走的那一天,田村人夹道送行,春娥哭了,田宝琪也哭了,他对春娥说:都是你这么多年为我们田家留下了好名声,谢谢你。春娥说:宝琪你说这些就见外了,以后的路还长着哩,谁知道北京是啥样,这个家才是咱永远的家。宝琪紧紧地攥着春娥的手说:还是你有远见,以后听你的。他们带着一双儿女,登上去县城的公共汽车,告别了田村,将要开始新的生活。
田宝琪这次回来搬家,因为孩子要开学,赶急没有回矿上,他已经两年多没有回矿上了。仔细一想,不止两年了,自从那次办完调令后再没有回过矿上。
鳌北煤矿建矿五十周年的筹备工作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渭北矿务局批准了鳌北煤矿党政提交的“庄重简朴凝聚力量”的矿庆方案,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面向国内外参与鳌北煤矿设计、建设和曾经在鳌北煤矿工作过的人们征求纪念文章,以“峥嵘岁月”为书名结集出版,作为五十周年献礼。一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文章像雪片一样飞到了筹委会,有苏联老专家回忆当时的设计初衷、地理地貌,有建设者回忆苏联专家撤走后的方案变更,特别是从鳌北煤矿走向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干部职工,从鳌北煤矿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以第二故乡、第一故乡感人的情怀,不同的文体手法,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怀念。田宝琪以“愿鳌北煤矿的明天更美好”为题写了一篇长达三万字的散文,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力,渭北市委郭书记看到这篇散文时,立即要求《渭北日报》全文连载:
五十年,弹指一挥间。鳌北煤矿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有气壮山河的浩歌飞**。那是1983年,农历正月十五过后的第一天,时令已经打春,渭北黄土高原还是春寒料峭,滴水成冰,我们高街公社的五十一名农民协议工乘坐两辆解放牌大卡车一路奔波,来到了鳌北煤矿。来到了这个深藏在黄土高原里的功勋煤矿,这不是一般的煤矿,是在国民经济建设初期,国家需要大量煤炭支持工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由苏联人设计建造的西部最大的机械化煤矿,这是一个连续三次获全国高档普采冠军,连续七年跨入全国高档普采甲级队,被煤炭部、全国煤矿地质工会授予“全国煤炭工业双文明红旗单位”称号,被煤炭部授予“四化先锋”,被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战斗集体,这是一个培育出全国人大代表、劳动模范梁思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梁岁牛,全国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牛治清等一大批先锋模范人物的英雄煤矿。这是又一代鳌北煤炭人实现人生价值,奋力拼搏,奉献青春年华,流汗、流泪、流血,甚至奉献生命的第二故乡……
鳌北你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历练了我们的人生。
我们曾经见证并亲身经历了你从艰苦奋斗到振兴发展的历程,也感受到了煤矿进入市场竞争后的阵痛、煎熬、困惑以及发展综采走向辉煌时的喜悦。你的那种“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头苦干往上搞”的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感染、激励着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田宝琪文章感人肺腑,代表了我们高街公社五十一名协议工的心声,也代表了所有献身煤海的农民协议工对煤矿的情怀,鳌北人永远会记住协议工这个响亮的名字。
五十年的发展,对于鳌北煤矿人来说,是一段五味杂陈的峥嵘岁月,也是鳌北煤炭人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转型发展,走向未来的里程碑。井下生产转移到东翼开采后,开采整装煤田的边角料,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再加上小煤窑的破坏性开采,运输战线长,生产非常艰难。值得庆幸的是新一届综采队领导班子年富力强,具备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硬是在难以置信的困难条件下,实现了安全生产,连续三年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为延长矿区服务年限,有效利用煤炭资源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省煤炭管理部门的通报表扬,队长侯志均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随着煤炭勘探手段的日益先进化,以及环保作为重要的国策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优质煤田取代地质条件差、资源枯竭、煤质达不到环保要求的老矿井是必然趋势。鳌北人采取一切措施抓煤质,利用科技手段使矿井生产维持了三年多,终归由于自然资源不可抗拒的枯竭,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而走向生命的末期。它就像一盏长期没有熄灭的油灯,还剩下最后的一滴油,在风雨中艰难飘摇,更像一位百岁的老人,经历了无数的巨变与沧桑,太累太累了,该到谢幕歇脚的时候了。
西山省根据国家“限制东部,控制中部和东北,优化发展西部”的煤炭战略规划,结合“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坚决淘汰煤炭行业落后产能”的政策,将鳌北煤矿作为第一批资源枯竭煤矿,实施政策性关闭。渭北矿务局在鳌北煤矿召开的千人干部大会有两项内容,首先由干部处长宣布局党政任命文件:免去肖伟光同志渭北矿局局长助理兼鳌北煤矿党委书记职务,退休;免去章林渭北矿务局副总工程师兼鳌北煤矿矿长职位,另有任用;任命我为鳌北煤矿矿长,王志胜为鳌北煤矿党委书记。随后局长做了题为“统一思想,服务大局,打好矿井关闭人员分流攻坚战”的动员讲话。从此,全矿的中心工作由生产第一转为人员分流安置工作,进入了又一个非常阶段。渭北矿务局局长、书记调省厅另行分配工作。
一个月之后,上级宣布:任命章林为渭北矿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渭北矿务局再关闭东区五对生产矿井,扩大北区三对矿井和郭家河煤矿的生产规模,关闭矿井人员逐步转岗分流到其他矿井承包生产。
一场新的战役摆在了渭北和新一代渭北矿务局掌门人章林的面前……
五年后,鳌北煤矿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矿工业遗址公园落成揭牌,隆重的开园揭牌仪式在工业广场举行,省级各相关煤炭管理部门,渭北市党政领导、省煤业化工集团、渭北矿务局党政领导全部出席,全矿职工家属一万多人见证了这场意义非凡的仪式。仪式由我主持,局长章林做了重要讲话。揭牌仪式还有一项重要内容,以原任采五、采四队队长梁思云、侯文江、田定军、肖伟光为原型的矿工雕塑揭幕。雕塑由在渭北市新落成的煤城东方大酒店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怀玉独家捐资2600万元建成,田宝琪牵头北京康瑞媒体影视公司策划设计,总高度55米,象征鳌北煤矿五十年发展历程和五年转型升级的非凡经历。雕塑全铜铸造,是我国最大的煤矿工人英雄雕塑群,在矿区北山最大的文化广场落成。曾经让鳌北人骄傲、自豪的四位队长,头顶矿灯安全帽,手拿钢钎、榔头、放炮器,脚穿矿靴,身着工作服,雄赳赳气昂昂向前的精神风范,是鳌北煤矿的精神象征和永恒的文化遗产。每当夜幕降临,五颜六色的射灯从不同的角度聚焦,照射出煤矿工人的英雄气概。同期落成的还有著名作家路遥文学纪念馆,鳌北煤矿是路遥为创作《平凡的世界》体验生活的地方,书中的许多原型人物都是原汁原味的采煤五队煤矿工人,鳌北人和路遥结下了永恒的情结,鳌北煤炭人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路遥的脑海,表现在作品中。路遥文学纪念馆是由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倡导捐资建设,是鳌北工业遗址公园永远的文化元素。遗址公园落成仪式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六十四集大型煤矿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鳌北》开机仪式。电视剧《鳌北》脚本是渭北矿务局中学教务处主任贾迪(原采五队工亡贾正科的儿子)利用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完成的。开头以父亲在井下一次夺煤大战、放高产中殉职为切入点,以大场景展现了那个年代煤矿工人为了国家的煤炭事业,不惜流血、流汗,甚至付出生命的感人故事。影片以鳌北煤矿原采五队为原型,刻画了以肖伟光、梁思云、马俊山、姚大勇等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煤矿工人的群体形象,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550万煤矿工人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缩影。影片由西山省级文化旅游公司、渭北市人民政府、西山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拍摄,作为首次承担如此大型煤矿工业题材拍摄任务的影视基地,鳌北工业遗址公园也将被永远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