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

譯本序 狄更斯與《霧都孤兒》

字體:16+-

這是一個充滿巧合和意外的故事,混雜著批判與讚美、黑暗與光明、冷酷與溫暖。

奧利弗自幼生活在濟貧院,小小年紀就被送到棺材店當學徒。饑餓、貧困和侮辱讓他選擇了逃離。他逃到倫敦,不幸又落入賊窩,被逼行竊。他不甘沉淪,堅守底線,有幸被富有的布朗洛先生收留。不料命運多舛,他再次淪落賊窩。善良的女扒手南希為了解救奧利弗,不顧生命危險,向布朗洛通風報信。一個驚天秘密就此揭曉……

查爾斯·狄更斯(1812—1870),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

狄更斯出生於英格蘭樸次茅斯市郊的波特西地區,一八一四年全家遷居倫敦。他的父親約翰·狄更斯是英國海軍軍需處的一名小職員,嗜酒好客,揮霍無度,經常入不敷出。狄更斯十歲時,父親因無力償還債務,進了負債人監獄。狄更斯十二歲便被迫輟學獨立謀生,在一家鞋油作坊當學徒,給鞋油瓶封口和貼標簽。他隻上過兩年學,主要靠自學獲得廣博的知識、提升文學素養。童年時代的這段艱苦生活,成為狄更斯終生辛酸的回憶,從而使他對不幸的弱小者有著深深的同情。

十六歲時,狄更斯到倫敦的布萊克默律師事務所當抄寫員,學會速記後便離開事務所到“博士民事法院”當速記員,並為《議會之鏡》采寫有關議會活動的新聞報道。這些工作使他得以走遍倫敦的大街小巷,廣泛了解社會各方麵的生活,使他有機會了解法院和議會政治的肮髒內幕,也使他熟悉了英國下層人民的生活,為他後來的民主主義、人道主義思想打下了基礎,也為他一生的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從一八二八年起,狄更斯以新聞記者的身份為倫敦的《時事晨報》《每月雜誌》等報刊撰稿,業餘時間則在大英博物館勤奮學習。一八三三年,二十一歲的狄更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把他的第一篇署名為“博茲”的隨筆《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投進了信箱,結果一舉成功,《月刊》十二期予以發表。此後他的作品不斷刊出,到一八三六年二月,結集成兩卷本的《博茲特寫集》問世,其中有隨筆、特寫,也有短篇小說。同年三月,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開始在雜誌上連載,這部小說使他一舉成為最受大眾歡迎的作家。他從此走上文學創作的道路,直至登上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名人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