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活

譯者前言

字體:16+-

(舊稿)

托爾斯泰用了十年時間(一八八九—一八九九年)寫完了他的第三部長篇小說《複活》,這部小說是他晚年創作的高峰。他創作這部小說的過程正是俄國一九O五年革命前社會急劇轉變的過程。這一時期,俄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迅猛發展;這一時期,俄國的產業工人已開始登上曆史舞台;這一時期,農民已陷入極端貧困的狀態,他們再不能按老樣子生活下去了;這一時期,各種政治力量已在社會上出現,他們在探索和尋求消除沙皇的黑暗統治、消除貧困、消除社會不平等、不公正的途徑。《複活》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寫成的,《複活》集中體現了托爾斯泰晚年的思想。這部小說是為舊社會的滅亡和新社會的誕生而呐喊的。

小說所描寫的故事很簡單,它說的是一個叫聶赫留道夫的貴族地主作為陪審員,參加了瑪斯洛娃案件的審理。瑪斯洛娃年輕時的名字叫卡秋莎,在一個地主家當侍女,聶赫留道夫年輕時誘奸了這個姑娘,後來把她拋棄了,卡秋莎後來被生活和社會逼迫為娼。瑪斯洛娃現在坐在被告席上,她被誣陷用砒霜毒死富商斯梅利科夫。而誘奸過卡秋莎的聶赫留道夫卻坐在陪審席上。《複活》中講述的故事一開始就告訴我們,這個社會是顛倒的,無罪的變成有罪,有罪的變成無罪,也就是有罪的人審判無罪的人。

後來,瑪斯洛娃被法庭判處到西伯利亞服苦役。這時,聶赫留道夫良心發現,他認為瑪斯洛娃的沉淪和自己有關,他為了贖罪,決定追隨瑪斯洛娃到西伯利亞去,並和瑪斯洛娃結婚。

聶赫留道夫利用自己的身份和社會地位,利用他和很多上層人士的關係,為了為瑪斯洛娃申冤,接觸了不少司法部門的官吏,了解了很多監獄的內幕。托爾斯泰通過聶赫留道夫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徹底揭露了沙俄司法製度的虛偽,司法部門和執法人員的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