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第四章

字体:16+-

伊丽莎白刚刚到达兰姆屯时没有发现有吉英的来信,便觉得有点儿沮丧,这一沮丧的心情一直持续了好几天。到第三天早晨时,她不再发牢骚,也不再生姐姐的气了,她一下子收到姐姐的两封信,一封信上还标有曾误投到其他地方的字样。伊丽莎白看到姐姐把地址写得这么潦草,所以信件投错也不足为怪了。

信送来时,他们正准备出去散步。于是她的舅舅、舅母便留下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信,他们自个儿出去了。那封误投的信自然应该先读,它是五天前写的。信的开始是一些小型的晚会和约会之类的事,还有一些乡下的小道新闻,信的后半部分是隔了一天写的,能看出写信人当时的心情很乱,给出的消息也很重要,主要的内容如下:

最最亲爱的丽萃,自从写了上面的内容后,发生了一件最为出乎人的预料的严重事情。可是我又怕吓着了你——放心吧,家里的人都很好。我这里要说的是可怜的丽迪雅。昨天晚上十二点钟正在我们要去睡觉的时候,从弗斯特上校那里寄来一封快件,上面说丽迪雅和他部下的一个军官一起跑到苏格兰去了。老实说吧,就是跟威科汉姆!你可以想到我们当时的惊讶。对吉蒂来说,这事似乎并不是完全出乎意料。我真是难过极了。这两个男女就这样鲁莽地到了一块儿!可我还是愿意往最好的地方想,希望他的人品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么坏。我当然认为他是轻率和冒失的,不过但愿这一步(让我们这样希望吧)不是他心有所谋而搞出来的。他选择了她,至少不是为了有利可图,因为他当然知道我们的父亲没有任何的东西给丽迪雅。可怜的母亲伤心得要命,父亲总算还挺得住。我真庆幸,我们没有告诉父母达西先生说威科汉姆的那些话。我们自己也必须忘掉它。据人们猜测,他们俩是在星期六晚上十二点左右动身的,可是直到昨天早晨八点才发现了这两个人的失踪。特快专递随即便寄来了。亲爱的丽萃,他们经过的地方一定离我们不到十里。弗斯特上校说威科汉姆很快便会来到这里。丽迪雅给弗斯特太太留了几行字,说明了他们的意图。我必须打住了,我不忍心丢下可怜的母亲这个时候一个人待着。我担心你看了我的信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写了些什么。

伊丽莎白在读完了这封信后,容不得自己去考虑,也没去体会她现在的感情,便急忙抓起了另一封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这封信比上一封的日期晚了一天。

我最亲爱的妹妹,到这个时候,你一定收到我那封匆匆忙忙写成的信了吧?我希望这一封能把事情说得较为清楚一些。不过,虽然时间充裕了,可是我的脑子里仍然很乱,恐怕很难写得有条理。最最亲爱的丽萃,我简直不知道该给你写些什么,除了把倒霉的消息告诉你,并且还得事不宜迟。尽管威科汉姆和我们可怜的丽迪雅之间的婚姻是太莽撞了一点儿,可我们现在还是急切地希望这门婚事已经成了,因为有许多的理由让我们担心,他们俩并没有去苏格兰。弗斯特上校在寄出这封快件后没有几个小时就离开了布利屯,于昨天抵达了这里。虽然丽迪雅给弗斯特太太的短笺上说,他们准备是去格利那草原的,可是丹尼来透露说他相信威科汉姆绝没有去那儿的意思,也没有要与丽迪雅结婚的念头,我们把这一情况即刻告诉了弗斯特上校,他感到很吃惊,马上便从布利屯那里出发去追踪他们了。他的确很容易地便找到了他们两个到克拉普汗的踪迹,可是线索到此也就断了。因为在抵达那儿以后,他们把从艾普桑雇来的车子打发掉了,换乘了一辆出租马车。自这以后再知道的情况就是,有人看见他们继续朝伦敦的方向去了。我自己一筹莫展,不知该如何作想了。弗斯特上校在伦敦竭力仔细地打听了一番以后,便来到哈福德郡,在沿途的关卡和巴纳特和汉特费尔德所有的旅馆里找寻了一遍,也没有结果,谁也没有看到有这样的一对男女打这里走过。出于深切的关心,他来到浪博恩,把他的担心诚心诚意地告诉了我们。我真心为他和他的太太难过,可谁又能责怪他们夫妇俩呢。我亲爱的丽萃,我们真是痛苦极了。父亲和母亲都觉得事情糟透了,不过我还不认为威科汉姆会那么坏。也许出于种种的原因,他们觉得在城里私下结了婚,比执行他们的第一个方案更为可行。即便他对丽迪雅不存好心,欺负她没有显贵亲戚(这是不大可能的),我也不相信丽迪雅会全然不顾及一切的,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我却遗憾地发现,弗斯特上校并不相信他们会结婚。当我说出我的这一希望时,他摇了摇头说,威科汉姆并不是那种可信赖的男人。可怜的母亲真的给气病了,整天待在屋子里。如果她稍稍出去活动活动,会好一点儿的,可是谁也劝不动她。至于父亲,我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见到他这样难受过。可怜的吉蒂也很气自己没有能把他们两个的关系告诉家人。可是既然这是妹妹们之间的心腹话儿,家人也不能怪吉蒂。亲爱的丽萃,我真高兴你没有见到这些痛苦的场景。不过,现在既然最初的风波已经过去,我能坦率地告诉你我很想叫你回来吗?如果你不方便,我也没有那么自私,非催你回来不可。再见吧!请恕我又提起笔来做我刚刚告诉你的我不愿做的事了,可情势是这么严重,我禁不住要恳求你尽可能快地回到家中来吧。我对舅舅和舅妈太了解了,我知道他们不会怪我叫你回来的,另外,我还有别的事情请舅舅帮忙呢。父亲计划和弗斯特上校马上到伦敦去寻找丽迪雅了。他到底想做什么,我也不大清楚。不过,父亲那痛苦万分的样子一定不能叫他最明智最妥当地处理这件事的。而且弗斯特上校必须在明天晚上赶回到布利屯。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我们睿智的舅舅的建议和帮助便是最为重要的了。他一定马上就能懂得我现在的心情,我真诚地信赖他的品格。

“哦,舅舅,我的舅舅现在在哪儿呢?” 伊丽莎白在读完了信后一边喊着,一边从椅子上跳起来向外面跑,她渴望找到舅舅,不耽误这一分一秒的宝贵时间。可是就在她到了门口的当儿,门由一个侍者打开了,达西先生出现在门口。她苍白的脸色和焦躁的举止叫达西吃了一惊,还没待他反应过来该如何应答,满脑子里装着的都是丽迪雅糟糕处境的伊丽莎白着急地大声说:“请原谅,我现在必须离开一下。我得马上找到嘉丁纳先生,有一件紧急的事情要办。我一刻也不能耽搁。”

“天哪!发生什么事了?”达西喊着,担心之中便忘记了礼貌。随后他又镇静下来说,“我一分钟也不愿耽搁你,只是让我或是让哪位侍者去找嘉丁纳夫妇吧。你身体不适,不要自己去了。”

伊丽莎白迟疑了一下,这时间她的双膝已经在战栗,她觉得她想要找回舅舅、舅母来怕是力不从心了。于是,她叫回了侍者,让他赶快把他的主人和主妇带回来。她说话时上气不接下气,几乎叫人家听不清楚了。

等仆人走了以后,她坐了下来,见她这样的体力不支,脸色这么难看,达西不放心离开她,他用一种温和体贴的声音说:“让我去把你的女佣唤来吧。你能不能喝点儿什么,让自己恢复一下?一杯酒?我去给你倒一杯吧?你好像病得很厉害。”

“不用,谢谢你,”伊丽莎白回答说,极力想使自己平静下来,“我没有病,我身体很好。只是从浪博恩刚刚传来一个可怕的消息,叫我一下子心里很烦乱。”

她说到这里,禁不住哭了,有好几分钟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达西心里焦急可又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只能说些泛泛的安慰话儿,默默地望着她,很是同情。末了,伊丽莎白又说话了:“我刚收到吉英的一封信,告诉了我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这件事是不可能瞒过任何人的。我最小的妹妹丽迪雅丢弃了她所有的朋友,已经私奔了。她将自己抛进了威科汉姆的怀抱。他们俩从布利屯一块儿逃了。你对他那么了解,当然很清楚这后果会是什么了。她没有钱财,没有显贵亲戚,没有任何能够吸引住他的东西——丽迪雅完了。”

达西听了惊得目瞪口呆。“我事后想,”她用一种更为忧烦的声音说,“我本来能够防止这件事的发生的!因为我知道他的底细,只要我把我所知道的一部分告诉了我的家人!如若他的为人叫人们知道了,这件事就不会发生了。但是,现在这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晚了。”

“我听了真的很痛心,”达西激动地说,“痛心,震惊。可是这消息绝对的可靠吗?”

“是的!他俩在星期日的晚上离开布利屯,有人追踪他们的线索,一直到伦敦,可是无法再追下去,他俩一定没有去苏格兰。”

“那么,有没有想办法去找丽迪雅呢?”

“我父亲已经在伦敦了,吉英来信敦请我舅舅立刻回去帮助寻找,我希望我们再有半个小时便能动身返回。但是,这于事又有何补呢。我知道得很清楚,做什么也没有用。对这样的一个人,能叫他悔过自新吗?又怎么能找得到他们呢?我一点儿也不抱希望。从哪一方面想都是太可怕了。”

达西摇摇头,表示默认。

“我当初已经看清了他的本性。噢!如果那时我要知道该怎么做并大胆去做就好了!可是我不知道——我害怕做得太过。结果犯了这无可挽回的错误!”

达西没有吭声。他似乎就没有听到她的话,在屋子里来回地踱着步,深深地思索着。他的眉头紧锁着,他的神情显得很沉郁。伊丽莎白很快发觉了他的这种情绪,立即明白他有了心事。她的力量在她身上退去,生长在这样一个脆弱家庭的屋檐下面,面对着这羞愧难当的耻辱,一切的力量都会消逝的。她既不感到诧异,也不愿去责备,即使她相信他愿意委曲求全,也不能给她带来丝毫的安慰,也不能丝毫地减轻她的痛苦。恰恰相反,这倒是使她确切地弄清楚了她自己的心愿,在现在千恩万爱必会落空的时候,她却真挚地感到了她对他的一种从未有过的爱意。

不过,对自己的考虑并不能占据伊丽莎白的身心。丽迪雅以及她给全家人带来的耻辱和痛苦,不久便吞噬了她个人的顾虑。她用一条手绢捂住了脸,便什么也不理不问了。过了好一会儿,她听到了她同伴的声音,方才清醒过来。只听得达西用一种同情而又拘谨的声音说:“我觉得,你恐怕早就想让我离开这里了,我也没有任何的理由再待下去了,只是对你的真挚然而又于事无补的关心叫我不忍离去。天哪!我要是能说点儿什么或做点儿什么,能使你减轻一点儿痛苦就好了。我不再用这些徒劳的愿望来折磨你了,这样好像显得我是有意要讨你的感激似的。我担心,这一不幸的事件将使得我妹妹今天不能有幸在彭伯利见到你了。”

“哦,是的。务必请你代我们跟达西小姐道个歉。就说有件紧急的事情要我们立即回去。最好不要把这件不愉快的事告诉她。不过我也知道它不会被瞒得太久的。”

他即刻答应替她保守秘密,又一次对她的痛苦表示了难过,衷心希望这件事情能有一个较为圆满的结局,不至于像现在所想象的这么糟糕。末了,请她代问她家里人好,最后又郑重地望了她一眼离去了。

在达西走了以后,伊丽莎白思忖着,他们俩竟然会在德比郡有好几次机会来坦诚相见,这真是出乎她的意料。当她回想起他们俩这曲折多舛的相识经过时,她禁不住叹息了一声:没料到从前那么巴望中断他们俩这种关系的那些个感情,现在反倒想要加深他们俩之间的相识了。

如果说感激和尊敬是情感的基础的话,那么伊丽莎白感情的变化就既不是不可能也不是可指责的了。总而言之,世上有所谓一见钟情、甚至三言两语还没说完就倾心相许的爱情,如果与此相比由感激和尊敬产生的爱情显得不近人情或是不自然的话,我们也无法为伊丽莎白辩解,除了说她也曾尝试过一点儿这一见倾心的方法,在对威科汉姆的情意上,只是效果不好,她才无奈而求其次,用了这另一种较为乏味的恋爱方式。尽管如此,看见他走了,她还是不胜遗憾。丽迪雅的**行为在一开始就产生了这样的后果,使她想起这件糟糕的事情时又增加了她的痛苦。自从读了吉英的第二封信以后,她就再也没有了威科汉姆会娶丽迪雅的想法。除了吉英,没有人再会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对这件事的发展她不再感到惊奇了。当她的脑子里转着第一封信的内容的时候,她惊讶之至——很是纳闷威科汉姆为什么竟会娶一个没有钱的姑娘。而且对丽迪雅怎么会爱上他,也觉得不可理解。可是现在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像这一类的苟合,有丽迪雅的风流妩媚可能也就足够了。尽管伊丽莎白也不相信,丽迪雅会不存结婚的念头就心甘情愿地跟他私奔,可她也不难相信,丽迪雅的品行和见解都使她很容易落入人家的圈套。

她从来也没有察觉,丽迪雅在民团驻扎哈福德郡期间对威科汉姆有所倾心,不过她倒是确信,只要有人勾引,丽迪雅就会上钩。有的时候是这个军官,有的时候是那个军官成了她的意中人,只要你向她献殷勤,她就看得上你。她的感情总是在变化中,可是从来都没有缺少过谈情说爱的对象。对这样的一个女孩,父母不施家教,一味地娇惯,结果落得了现在的下场。啊!对这悲剧她现在体会得太深刻了。

她渴望马上回到家中,去亲眼目睹,去亲身体会,在这样一个乱糟糟的家里,她要回去为吉英分担现在全压在了姐姐身上的这副重担,父亲去伦敦了,母亲毫无应对的办法,还得需要别人的照顾。虽然她认为丽迪雅的事几乎已经没有办法可想,可是舅舅的参与似乎仍然显得至关重要,她现在等舅舅真是等得心急如焚。嘉丁纳夫妇慌慌张张地赶了回来,听仆人的讲述以为外甥女儿突然得了急病。看到不是这么回事才暂时放下心来。伊丽莎白把叫回他们的原因急促地说了一遍,大声地读完了这两封信,又将后面补写的那一部分给予了强调。虽然嘉丁纳夫妇从来也没有喜欢过丽迪雅,可是他们却不能不感到深切地忧虑。岂止是丽迪雅,家人亲戚都与此事相关。嘉丁纳先生在开始时也大为惊骇,连声感叹,随后便一口答应尽他的力量给予帮助。虽然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伊丽莎白仍然感激涕零地向舅舅表示了感谢。三人一齐动手,上路的一切准备工作很快便做好了。他们要尽可能快地赶回去。“可是彭伯利那边怎么办呢?”嘉丁纳夫人问,“约翰(指仆人——译者注)告诉我们说,当你打发他来找我们时,达西先生在这儿来着,真是这样吗?”

“是的,我已经告诉他我们不能去赴约了。一切都已经决定了。”

“一切都已经决定了。”嘉丁纳夫人念叨着跑进她的房间去准备了。

“难道他们两人之间已经好到这样的程度,能让她把这件事的真相都告诉给他了吗?噢,但愿我知道真情就好了!”但是,愿望总归是愿望,或者说最多也不过是在后来一个小时的忙乱中,让嘉丁纳夫人有一个聊以自娱的念头罢了。伊丽莎白确信,如果是在闲暇的时候,像她现在的这个样子便不可能做得了这么多的事情了。可是像舅妈一样,她也有她的一份事情要做,这其中也包括给他们在兰姆屯的所有的朋友写信,为他们的突然离去编造出种种的理由。只用了一个小时,一切就准备就绪了。嘉丁纳先生这时也和旅店结清了账目,剩下要做的就是动身了。在经受了一上午的痛苦之后,伊丽莎白没有料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她就坐上了马车,向浪博恩进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