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旋律

三十四

字體:16+-

上海戰局一敗塗地,國民黨的殘兵敗將沿著長江水路、旱路,從鬆滬前線節節敗退下來。坐鎮蘇州的蔣介石匆忙趕回南京,召開所謂的內閣會議,緊急商討遷都方案去了。然而《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戰時移動演劇第二隊》,繼續溯江而上,向著姑蘇城進發,準備慰問前線指揮部的將士們。

夏末的江南水鄉是格外喜人的。早稻剛剛收獲,晚稻又綠油油地罩住了水鄉大地。漁民們揚帆下湖捕撈魚蟹,有的還要遠航進城,交換所需的物品……但是今年卻異常淒涼,農民們、漁民們看著潰敗下來的軍隊, 由上海一線逃出來的難民,私下裏傳著上海戰局的消息,擔心鬼子打來的後果……簡言之,無地可逃的普通水鄉人民,隻好提心吊膽地過著日子。

滾滾的長江奔騰不息,一日千裏地向東流去。一條機帆船溯江而來,二隊的戰旗插在船頭,迎風抖動,嘩嘩作響。洪深坐在船尾,雙手捧著一個紙夾,低頭寫著活報劇《上海之戰》。魯人俯瞰波浪滾滾的揚子江,低聲吟誦著:’“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劉浪躲在船艙裏,蒙頭大睡,想忘掉人世問為一切。冼星海佇立船頭,手把旗杆,神態肅穆地注視著那些混亂不堪的逃難木船,以及滿載潰敗的軍隊、黨政軍要人的江輪。他凝思自問:‘上海就要落入日本人之手,蘇州、南京……能保得住嗎?這究竟是為了什麽呢?……”

隨著徐徐的江風,飄來了淒然的《鬆花江上》的歌聲。冼星海循聲望去,隻見一葉木舟漂零在大江之上,無數的流亡青年、逃難的群眾坐在船板上望江放歌。奇巧的是當年那位賣唱的老人也坐在船頭拉胡琴,為大家伴奏。賣唱女小瑛站在中央,含淚唱出了“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那裏有……”。

賣唱的老人似乎認出了冼星海,他一麵淌著熱淚拉琴,一麵向著他點頭致意。然而冼星海好象啥也沒有看見,繼續在思索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