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东魂

03 边贸再次迎来新高度

字体:16+-

自2006年,乃堆拉山口重启关闭44年的对外贸易通道,已经过去整整10个年头了。这10年来整体运行良好,向着健康发展的道路前进,逐渐形成了稳定成熟的边贸市场,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7年,随着原来的仁青岗临时边贸市场,将搬迁到下亚东乡切玛村新修建的仁青岗边贸市场。新修这个边贸市场,总投资6500多万元,是从2015年开始修建的,占地近200亩,市场面积超过13000平方米。同时,还修起了“一关两检”等的联检大楼。此项工程到2016年,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主体建设工程,市场房屋基本全部修好。

2017年再投入资金,进一步建设,完善市场体系,进行市场装修,然后立即投入使用。

新修建的仁青岗边贸市场,与原来的市场不同,是修建在青山绿水中的一块平地中。这里背靠原始森林,风景优美,环境气候宜人。亚东河水从它的前面哗哗流淌,预示着新的对外贸易市场一往无前,奔腾不息。

新修建的市场是一个设施完整、功能齐备、全新高档的边境对外贸易市场。它将提升开放条件和力度,更有利于中外客商开展经营活动,使亚东的边贸市场形成新格局,迎来新高度。

在采访亚东县边贸商会会长巴桑时,他介绍说,自从2006年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重启以来,发展态势良好,市场运行日趋成熟,经营状况越来越好。让参与边贸经商的群众逐渐富裕起来,过上幸福的生活。他们已经穿上了名牌、开着高级轿车,一年挣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商人也大有人在。

印度边民商人,一般穿着差,吃用也差,同我们相比差距太远,特别羡慕我们的边民商人。我们希望放开力度更大,进一步搞活边贸活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对印度边民商人进入我境做生意,只要他们的物品不涉及违禁、违法的东西,经过检验检疫合格,我们都愿意放行入境交易。对他们的人员、货物、车辆进入我境不予限制。

印度方面对我们限制太多,特别是交易品种受到限制。比如,从2006年起,印度单方面制订的“贸易清单”,仍然按照1962年普兰(阿里地区)的规定,只能出口15类,29种商品。现在已无法满足双边贸易需求,严重制约对外贸易的发展。人员车辆也受到限制通行。印方每天只能放我边民商人100人、60台车辆过关。

印度也限制他们的商人进入我方,人数和车辆相同。如今在亚东投入边贸产业的人员、车辆逐年增长。印方的限制就导致我方边民参与的机会不断减少,以致严重影响到边贸事业的大力发展。

目前仁青岗市场,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为开放时间,每周周一至周四为交易时间,一年只有108天通关时间,加之乃堆拉山口恶劣的天气以及其他影响,双方每年实际交易时间为80天左右。

交易时间短。有时我们的边民商人,经过检查后开车到锡金邦的昌古市场,往往刚下完物质,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交易时,控制返回的时间就到了,只能按时离开。严重影响了双方边境互市贸易的良好运行。

对此,印度边民商人,也表示出极度的不满意。他们也像我们一样,渴望扩大开放。据说,2016年,印度商人还举行了罢工,抗议印度海关政策,请求逐渐放开市场交易。

印度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也对扩大开放抱着积极的态度,进行协调沟通。可印度军方不愿意扩大开放,仍然坚持按以前的“贸易清单”进行交易。

亚东边境贸易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总量仍然偏小,存在的问题也有,如出口产品结构单一、假冒伪劣货物屡禁不止、物流方式原始、结算手段落后、口岸基础设施薄弱等,离建立南亚陆路大通道的构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据边贸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2016年从5月1日开关至11月30日闭关,共计交易日78天。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800余万元;西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亚东工作组,共检验检疫商品100余批次,货值836万美元。亚东边检站共检查出入境边民21000(含香客)余人。

亚东县商务局局长、边贸管委会副主任巴旺介绍说,新建的仁青岗边贸市场投入使用后,将对守法经商、诚信经营、遵守规章的印度商人,奖励商铺28户,不收租金,不收税收。吸引他们过来经商,鼓励他们前来发展,共同搞活亚东边贸市场。

市场搬迁运行后,亚东的边贸前景更加看好,让参与经商的当地农牧民的日子真正红火起来。让边贸成为亚东县的支柱产业;同时,边贸发展起来了,将会带动旅游、餐饮服务、交通运输、房屋租赁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就能带动农牧民从事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从中得到真实惠。为亚东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我们正在充分做好2017年边贸开关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亚东县边贸管理成员单位,举办了边民培训班,参加学习的人数近2700人。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外贸政策、法律法规、安全意识水平,提升了他们的自身修养,树立了对外经商的良好形象。

亚东县边贸管委会牵头,联合成员单位在一起办公,为1500名边民群众办理了中印边境通行证。同时,办理海关监管区车辆通行证,对每一个驾驶人员进行登记造册。

积极维修了边贸市场内道路、房屋、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并及时修整通往乃堆拉山口道路,保障中印互市贸易的道路畅通。

特别加快口岸区项目建设,尽快完成边贸新建市场的搬迁准备工作,竭力改善边境贸易市场环境,使亚东边贸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亚东边贸商会会长巴桑说:“作为商会会长,我们利用开关之前的时间,组织对边民商人宣传海关政策、贸易内容等。特别是同印度的‘边贸商会’经常沟通协调,谈判双方物品交易价格,更好地保护我方商人的利益。以前各自为政,价格不统一,影响了我们的交易利益。”

“更为主要的是同印方协商市场放开的力度,提升贸易水平。我们希望印度能铺好边贸通道的红地毯,而不是印度政府的‘红头文件’。‘印度商会’也盼望扩大开放力度,可他们没有话语权,做不了主,只能听从,被动受限。”

亚东边贸商会是2014年成立的,现有会员26人。巴桑说:“印方在昌古边贸市场,提供给我方6间商铺。我们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分配给7个乡镇的12户农牧民,让他们到那里去经商。而且,他们的货物运输费,全部由我们边贸商会承担。以此来帮助贫困户走上经商的致富道路。”

根据国家对亚东边贸市场的发展定位,前几年他们主要是为边贸市场的规范和口岸开放,摸索积累一些成功经验,把市场进一步推向规范成熟。

这些年我国不断加快南亚陆路贸易大通道建设,争取西藏亚东成为我国通往印度洋、南亚的通商要道和“桥头堡”。特别是在新修的仁青岗正规化边贸市场运行后,争取在一至两年内,把它发展建成对外开放的新口岸,以带动西藏、甚至整个西部的边贸发展。

自2006年通关以来,亚东边防检查站官兵,他们从温暖如春的下亚东迁到了高高的喜马拉雅乃堆拉山口,在这里即便是六七月份,也经常是冰天雪地。他们坚守在高寒缺氧、环境艰苦的乃堆拉山口执勤,不断改善对外通关环境,热情服务出入境边民,积极打造“风雪乃堆拉,温情边检人”服务品牌,为往来边民提供温馨服务,促进了通道的贸易往来,赢得了中印双方边民群众的一致赞誉。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陆路边贸通道,亚东边防检查站官兵创造了连续10年,边防检查工作“零差错、零延误、零违纪、零投诉”和口岸管控“四无”“三不出”的优异成绩。

随着亚东边贸的逐步扩大开放,亚东边检站全体官兵将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更为热情的服务、更以严谨的态度,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中印友好往来战略大局保驾护航。

为了做好2017边贸开关工作,保证乃堆拉中印边贸通道顺利通关。由边贸管委会牵头,采取各项便民措施,积极做好与印度边防部门的开关协调工作,为边民群众创造高效、快捷的口岸通关环境。组织商会代表和亚东公路养护段工作人员,清除了通往乃堆拉山口道路的积雪,并对边贸市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了清扫,维修清理了水管、水池等基础设施,确保5月1日顺利开关。

2017年5月1日,这天举办了乃堆拉边贸通道开关仪式。

上午10时许,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亚东边防检查站首长,带领全体执勤官兵进行了宣誓承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同时表示,他们一定要结合边检业务实际,不断提升边检队伍的执法服务、正规化建设水平,为出入境人员提供安全、舒适、高效的通关优质服务,为维护口岸和谐稳定、促进通关顺畅舒适、为驻地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亚东乃堆拉商会会长尼玛顿珠,代表广大边民群众发言。他对长期驻守在乃堆拉山口的边检官兵,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同时号召参与边贸人员,一定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为努力建设安宁幸福的边关而努力奋斗。

最后,边贸管委会主任冷阿海讲话。他指出,繁荣亚东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共同努力,希望相关单位人员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公平执法、热情服务,优化管理,忠诚履职。同时,也希望广大边民群众遵纪守法,合法经营,自觉维护口岸通关秩序,树立良好经商形象。让亚东开放型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助推谱写伟大中国梦——亚东新篇章的强劲动力。

乃堆拉这条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如今正以全新的面貌,续写着曾经过往的繁荣与辉煌,正在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扩大繁荣中印边境贸易,造福两国人民的重要桥梁。同时,它将成为一道令人向往靓丽的旅游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