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案今说1

7、怕老婆的司法含义

字体:16+-

电影《叶问》中有个经典的台词,这个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

虽然这个中国的古代婚姻,特别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被史家和社会学家认为是夫权与妻权严重失衡的状态,他们的证据很多,比如“夫为妻纲”、“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等。但是我们发现还是有很多男人很怕老婆,而且有些人在外边是老虎,在家里,老婆面前一下子就变成绵羊了。

刚才说的叶问是这样,还比如说抗倭名将戚继光也是一位著名的畏妻如虎的人物。你别看戚继光在外边,打倭寇多风光,在家里成天被老婆王夫人提着擀面杖,追着打,从来不敢还手。

戚继光后来养了个小老婆,结果被王夫人知道了。戚继光吓得抱着老婆的大腿哭,痛斥万恶的旧社会,因为王氏没孩子,戚继光就说谁让古人说的,古有三罪,无后为大,他才找的小老婆。

这个男人为什么怕老婆呢?其实,这里边也有挺多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包括法律环境的影响。

很多人认为,古代妇女在社会地位上处于劣势,这并没有错,但是并不代表她们在婚姻地位中也处于劣势。相反,女性有他们取得婚姻优势地位的良好自身条件。

其实,生育能力是女性取得婚姻优势地位的最重要的条件。

比如说,我们先来看看家庭的“家”字是怎么写的:一个宝盖下一个什么字呀?猪字,繁体的猪字。

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为什么房子养猪就是家了?是不是字体简化后,字的原来形态被破坏了?没有,甲骨文的“家”字是这样的,和今天的字形和意义都很相似。

关于这个字的理解上,古人要比我们想象的要智慧的多。因为猪是有引伸义的,古代人们养五畜,马、牛、鸡、狗、猪。其中,猪在五畜中是繁殖能力最强,鸡是卵生,并非胎生所以并不参与比较。所以,家这个字最早是代表人丁兴旺的意思。

可见女性的生育能力在古代家庭婚姻生活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生儿育女,延续个体的血缘关系,实现人类自身再生产,是人们建立婚姻的一种正常的愿望,也是社会赋予婚姻的使命,更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女性正是这种权利和社会责任的载体。

生育的功能为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起到了不小的作用。还有许多外因也决定着女性在婚姻中应得到其所应拥有的权力与地位。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从李翠莲的嘴中听到:“丈夫惧怕,公婆爱怜。妯娌和气,伯叔柝(tuo,四声)然。奴仆敬重,小姑有缘。”李翠莲理想的家庭模样,第一个就是丈夫要惧怕自己。

丈夫会惧怕妻子,除了我上面说的女性自身所具备的优越条件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外因,就是由于妻族的关系。

以丈夫为中心,与其最密切的亲缘关系就是父族—血统关系,母族—血缘关系,以及妻族—姻缘关系。

妻族的关系是最后与丈夫形成的关系,带有新兴性。而且这种关系已经完全脱离了血缘关系而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这种关系为丈夫的社会关系中无形中增加了一个庞大的分支,而这个分支与丈夫的唯一结合点就是妻子。

而那时,出嫁的女儿一般不具备父族财产的继承权,也就是说丈夫与妻族没有直接经济,宗派的继承冲突,这就比有直接利益冲突的亲兄弟要值得依靠的多。

你看过好多亲兄弟为了财产,爵位打得头破血流的例子哈,你很少看见姐夫和小舅子打起来了,没利益冲突,就不容易打起来。

血缘和血统关系不会因为父母的死亡而消失,从这点上说要比姻缘关系稳定的多。而姻缘关系会随时可能因为妻子的死亡或解除婚约而消失。丈夫如果不想失去这层重要的社会关系,就必须给妻子一种合理的婚姻地位。

而且,中国古代的很多女性,并非是活在丈夫的阴影下。

中国古代妇女一直在从事他们最能发挥特长的工作,黄道婆是纺织能手,秦代巴寡妇清是著名的商人,唐代的公孙大娘是著名的舞蹈家,这都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花木兰,穆桂英有虚构的成分,但是像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女儿,非汉武帝的姐姐),梁红玉这样著名的女将军,历史上也有过确切的记载。历史上所记载的女性从事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职业,他们是中国古代职业女性的代表人物。

至于,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性只存在于少数权贵之家中。而大多数古代女性因为生计所迫,他们一直从事着适合她们的工作,只是这些职业与男性有明显不同,这是由男性与女性不同的身体和生理条件所决定的。

老子《道德经》中也有“知其雄,守其雌”。我觉得这些话的本意不是在说男女的社会分工,重点在说家庭财产经济权由女性控制,这就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男性在家庭中的权力。现在好多男人的工资卡不也是要月月上交吗?

在某些机缘巧合下,当女性得到了国家的权力的时候,她们也就成了主宰这个国家的女性,比如武则天,比如慈禧太后等等。

所以说,这个男性怕老婆,那不是一个普通的社会现象,这里边是又很深的社会背景,经济背景,包括法理背景的。

当然了,放在任何时代,我觉得怕老婆也不是什么可羞愧的,很多的男人也正是叶问所说的那样,正是因为尊重和爱才变得怕,这种怕不叫怕,我觉得是一个男人应有的一种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