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用法医学的知识,其实在周代就开始了。
周代,就已经有了定期指派专门治狱的官员检验尸体,并对尸骨,皮肉都有严格的分辨,这就是最早的仵作,或者就是法医。
到了宋代的时候,法医已经发展到了一门专门的科学,而且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叫《洗冤集录》,作者是南宋的宋慈!
宋慈也火过一段时间,像不久前的《大宋提刑官》就是他的故事!香港欧阳振华更早前也演过同题材的电视连续剧。
《洗冤集录》里就系统的罗列了各种验尸的方法,先给大家讲一个洗冤集录里的故事,叫做检胸立案!
南宋时,有个凶徒为了谋财,残忍地杀害了一名少年,并夺了他的行李。这个少年失踪后,家人很着急,报了案。官府经过多方调查,终于将这个凶手抓获了,凶手也招供了,说:“自己杀人后,就把那个少年推入水中了。”官府派人到那条河里去打捞,打捞的地方是没有找到这具尸体,但是在这条河的下游找到了尸体。由于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尸体已经腐烂,没有任何皮肉了,只留下了一具骨架。根本无法辩验这具尸体到底是不是那个少年的。
县里的尉司,就是县里管治安的官员,就有点像今天的县公安局局长,就怀疑这是不是另一个人的尸体,生怕弄错了,不敢就这么轻易的结案。
后来,这个尉司翻阅案卷时,发现,这名死者的一个亲属当时在做证言时,说了这么一句话,说这个少年是龟胸,人长得又矮小。根据这条重要的线索,县尉再去复验尸体时发现,这具尸骨果然是龟胸,最后,县尉才敢最终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就是那个被杀害的少年。
这个龟胸,又称作是鸡胸,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这种病一般是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历史上著名的秦始皇就是鸡胸。
龟胸或鸡胸的特点呢就是胸骨突起就像龟壳或者是大公鸡的胸脯那样,肋骨和肋软骨交界的地方重大,宛如珠串状,这种病严重的话,两边的珠串可以挤压到肺,使得肺受到挤压而萎缩,很容易出现肺部的功能障碍。这种畸形体现在骸骨上,那是和常人的骨骼有着很大的区别的,非常容易分辨。
我们看到法医自古就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认真负责,绝对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有些人看到这样的事,认为发生的可能性太小了,这位县尉有点小心过头了,有必要这样吗?咱们再来讲下边一个故事,看看是不是这些法医们小心过头了?
这个事,发生在了清朝,说有一家的叔叔和侄子因为分家产的事,两个人发生了争吵。这个侄子有个仆人因为为主人出头,没想到,叔叔会武术,谁也挡不住!结果这个仆人就被叔叔追打,好多邻居都看见了。
侄子这时候就心生了一计,把这个仆人给藏起来了,然后就去告诉官府,说这个我家的仆人被我叔叔给推河里杀啦!
侄子本来也就是想诬告一下他的叔叔,没想到无巧不成书,那条河里竟然就真打捞上来一具尸体,这具尸体面部已经腐烂,水肿,看不出来是谁了。
后边的事更巧了,这个仆人是个六指,这个好多人都知道,仵作一开始也没敢怠慢,就上去检查,一查,这具尸体也是六指!这个叔叔这个冤枉,县太爷一顿棍棒,屈打成招。
可此时呢,就有人举报了,说这个侄子就把那个仆人藏在他们家里了,根本没死,仵作就对这具尸体就行了第二次检验,发现这具尸体的表面并没有外伤,而那天很多人都看见了仆人被叔叔打得屁滚尿流的,身上肯定有很多伤。这才认定,这名死者并非仆人,再找来侄子这么一问,侄子才说这是一次恶作剧,差点闹出人命来。
所以宋慈在《洗冤集录》开篇的序言中就说,刑事案件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现场的检验。
现代刑事犯罪错综复杂,但是我们依旧要遵循尸体的检验室人命案件现场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案件立案的主要客体,是一件需要慎重再慎重的事情,切不可委派那些轻率马虎,不负责任的人去办理。
如果遇到个马大哈,那非给弄出冤假错案不可。刑侦人员,特别是当代的法医们应该认真严肃的处理案件,前一个故事里那个县尉的办案精神值得今天的法医工作们借鉴,而后一起案件,这个验尸的仵作就显得有点草率了,要不是后来那个所谓的死者被人找到并揭发就藏在那个侄子家里了,那个叔叔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