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虎门销烟,那是近现代史一件举足轻重的事件了,提到这个事件,就不能不提其中一个人物,这个人上过高中的历史课本,他就是林则徐。不过,大家熟悉的是他展开的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却不知道他其实还是断案的能手。
林则徐在任云南总督时,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林则徐正在书房看书,忽听得有人在堂外“咚咚咚”的敲堂鼓,就知道这是有人告状了,所以他合上书,更衣后升堂问事。
来告状的人是个苏州的商人,他从苏州贩卖来了一百个上等的苏绣被面,想在昆明换成茶叶,不料晚上刚刚住店,被面就被盗窃一空了。
这损失可不小,苏州被面在清朝时算是高档消费品了,跟现在的库奇的包,lv的包差不多。
林则徐就问这个商人,“你来的路上有人跟随吗?”
商人答道:“没有!”
林则徐又怀疑是不是店家所为,便问道:“店主人对你如何?”
商人就说了:“店主人是我爹多年的朋友,绝对没问题,就是他让我来这里找大人告状的。”
林则徐觉得看来可以排除店家的嫌疑了,但是是谁偷得呢?林则徐此时又问道:“总有点线索吧?好好想想!”
商人搔搔头,回忆道:“没有,就是我进店时,在下马石上绊了一脚。”
只听的“啪”的一声,林则徐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然后一本正经地说道:“那个下马石就是贼,你先回去等着吧!三天后来拿你的被面。”
商人心说,这林大人脑袋让门给挤了吧,有说我丢了被面是让下马石给偷走的吗?但是人家是大官,自己惹不起,他不敢分辨,只能暂时离去了。
接着,林则徐写了一篇告示,上面写着:“昨日有个苏州商人,被旅店门前的下马石偷走了被面一百个,总督明早要亲自提审,愿意看的人都可以来,但只准看,不准笑。”
这告示一贴出去,全城轰动,大家都说这林大人就是个糊涂虫,结果好多人都来看热闹。
总督府的门前摆着一张八仙桌,看热闹的人把总督府围得水泄不通。林则徐随后大喝了一声,“把盗贼带上来!”于是十来个衙役抬着一块青石板,放在了八仙桌上。这时林则徐,从虎皮交椅上走下来,绕着石头转了几圈,喝道:“贼石头!你胆敢偷走一百床被面,赶快从实招来。”
石头不说话!
林则徐见石头不说话,火了!又怒喝道:“贼石头,你胆敢不说话,来人!给我敲打三百大板!”
于是,这衙役们露胳膊挽袖子,举起板子,啪啪的敲打!这打得胳膊都震麻了。
刚才总督跟真事似的跟石头说话,庭审的群众还能忍住笑,这会真的还要拷打石头,在看看衙役们呲牙咧嘴的样子,围观的人真忍不住了,狂笑不止。
林则徐听到笑声,立即停止了审问石头,“刚才谁笑了,刚才谁笑了?”
刚才还笑的这帮子人傻眼了,都被衙役带到了林则徐的面前。林则徐说了,“告示里边告诉你们不准笑,不准笑,怎么还笑?肯定和贼人有勾搭,你们一定知道赃物在哪?限你们几个人三天之内交出一百床苏绣被面,如果交不出来,对不起三百板子你们几个人分分吧!”说完,林则徐是拂袖而去。
这时候,群众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林则徐太昏庸了,但是林则徐对于百姓的评价置之不理。
三天后,总督府门前果然收到了一百床苏绣被面,都是那天大笑的人送来的。林则徐就把那个苏州商人找来,让他辨认一下,您看看这些被子是您的吗?结果失主认定都是自己的。
林则徐就问了那些大笑的人,“你们这些被面是怎么来的?”大家说了,“那天大人,让我们交苏州的背面,我们没法,就到处打听哪有卖的?结果哪家也没有这么大的量,废了好大的劲,才打听到,在城边一家布店卖,用十两银子一床买的。”
林则徐一听哈哈大笑,“那个卖被面的就是贼人。“随即传令把布店老板抓来,布店老板在人证、物证面前,只能老老实实交代被面是他偷得。
林则徐先装疯卖傻,让真正偷东西的人觉得林则徐很昏庸,放松警惕,然后露出破绽!
现在,这种故意放出假消息,迷惑作案人的手段,警方也是常常采用。
比如,前不久发生的周克华事件,号称“爆头哥”!重庆警方击毙他前,就利用了声东击西的策略,先说周克华已经被包围在一座山上了,现在警方正在对这座山进行拉网式检查。其实呢,警方知道周克华根本不在这座山上,而且也没有对山进行包围。
不在这座山附近的周克华,这次美了!认为警方真愚蠢!大摇大摆的走在大街上,还去看了场电影,周迅和梁朝伟主演的听风者。
但,周克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警方引蛇出洞的计策,警方早已知道了周克华的活动范围,放出假消息正是想让他放松警惕。结果,狡猾的周克华还真是上当了,最后在一座民巷内,正好遇到两名刑警,最后他举枪和警方对射后,被两名警察当场击毙!
抓捕罪犯,还真不能总是一本正经,有时也给耍点小阴谋。当然,这个也不能叫阴谋,叫阳谋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