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文炳這個人物,在水滸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他就是看到了宋江提反詩,然後揭穿宋江與梁山的勾結,差點至宋江於死地的那個通判。
在宋代,通判是知州的副官,大概相當於副州長這個級別,算個中級官員。但在帝製時代,主官和副官的級別隻差一點,權力卻有天壤之別。做通判的大多是科舉出身,通過任通判處理各種公務的曆煉,然後一步步升為主官。
黃文炳就是這樣的官員的代表,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麽,就被罷免了!賦閑在家。
看到宋江題寫的詩詞,一般的人看不明白,而看得明白的人往往不在意,誰罵朝廷的娘,沒準他還附和。可黃文炳希望起複的欲望太強烈,便抄下來去蔡九那裏邀功。他向酒保借筆墨紙張抄寫,又問清楚題詩的人模樣,再吩咐酒保不要將牆壁上的詩詞刮掉,以免證據滅失,如此有條不紊,可見真是個能幹的官員。
時時刻刻觀察輿情,時時刻刻警惕民間對朝廷不滿的跡象。這樣的官員,大宋太少了,後來宋江裝瘋賣傻,被黃文炳識破。吳用等人偽造蔡京的假書信,亦被他識破。他又建議蔡九將宋江、戴宗斬首於市,早除後患。
這種政治敏銳性,這種細致清醒而又當機立斷的辦事風格,顯示他是宋代文官製度培養出來十分合格的官員。作為王朝培養的官員,看到不尋常的輿情而熟視無睹,麵對犯罪的破綻而不能識破,才是最大的失職。
對黃文炳而言,朝廷既然將題寫反詩視為謀反,他及時偵破是為人臣的本份。
黃文炳的哥哥黃文燁是個大善人,他對弟弟的作為很擔憂,罵他說:“又做這等短命促掐的事!與你無幹,何故定要害他?倘若有天理之時,報應隻在眼前,卻不是反遭其禍!”作為官員的黃文炳,主動揭發偵破宋江題寫反詩、通賊的種種行為,卻被大善人視為害人。而宋江、朱仝這樣的官吏,為強盜通風報信、甚至私放盜賊的人卻被民間尊為義士。大宋王朝在老百姓心中,形象何等的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