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兩代的官府之中,都有一些特殊才能的人,他們非官、非吏、也非平民百姓,但卻有著比官吏更加顯赫的聲望和地位,他們沒有正式的行政職務,卻在事實上管理著衙門中的行政事務,他們不是法官,卻在事實上操縱著衙門中案件的審判,他們在行政係統上沒有法定地位,卻受著衙門官吏與平民百姓的敬畏。他們被稱為“老夫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紹興師爺”。
師爺是個專業性極強的精英團體,沒兩把刷子,那可真是不敢在這個圈子裏邊混。
師爺始於明朝,盛行於清代。師爺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分子,一般過去的知識分子都想著趕考,中個舉人、進士什麽的,好當官。但是有一個地方的知識分子可不是這麽想的,人家生下來,就沒拿當官當成最高理想。他們就是浙江紹興一帶的知識分子,這些人不愛讀四書五經這些考試必備教材,而是喜歡讀厚黑學這些混跡官場、提供計謀的絕學,他們大多到各大衙門工作,負責為官員出謀劃策。師爺雖非幕府職官,但卻成了各級別軍政官員的智囊,主心骨。
讀者會問了,這師爺是不是也要有所分工呢?
沒錯,師爺按其職能可以分為折奏師爺、刑名師爺、書啟師爺、征比師爺和掛號師爺等,其中以折奏師爺和刑名師爺對官員的升黜、榮辱幹係最大。折奏師爺主要負責起草奏疏,也就是給皇上寫奏折的,那文筆給超級好才行,東西寫差一點都入不了皇帝的法眼。所以,折奏師爺務必熟讀詩經史,博通政製民情,了解山川輿地。參與戎幕者尚須精研兵法,為此才能為幕主設謀獻策,佐理軍政要務。
刑名師爺專理刑事、民事案件。這類師爺熟讀各類法律條文,清朝的官衙裏,案件判例累積無數,如未經名師指點和專門鑽研,官員便無法按照律例審理刑事、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