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案今說2

辮子革命

字體:16+-

清廷以強迫男人留辮,彰顯其專製**威;辛亥革命則反其道而用之,以“辮子”激發民眾的反清意識,將反清革命推向**,清王朝在轟轟烈烈的剪辮子運動中壽終正寢。辮子是清朝的象征;剪掉辮子則是辛亥革命勝利的一個重要標誌。一條辮子,注入了複雜的政治變數和特定的文化內涵,頗有考究的韻味。

這一節的古案今說,咱就來說說這剪辮子的故事。

咱們看到,很多清宮戲,最讓人一見難忘的就是,男人脖子後邊都放著一條大辮子。這個我小時候還琢磨呢?怎麽男人身後還梳著辮子。原來那個朝代叫清朝。

20世紀初年,伴隨著反清革命的高漲,出現了批判辮子的**,很多青年厭惡地把辮子稱作“煩惱絲”。許多報刊都以辮子為題,揭露清政府的殘暴和喪失人性。鄒容在《革命軍》中把辮子列為反清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斥責清廷強迫男人留辮子是“固我皇漢人種,為牛為馬,為奴為隸”。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黨人將辮子納入反清革命,辮子的去留成了是否革命的標誌。激進的革命黨人為表示獻身革命的決心,首先剪掉辮子,同時以剪辮相號召,呼籲投入革命。

1879年孫中山在檀香山讀書時就有不少人以辮子戲弄和欺負他,他異常苦悶和憤怒。後來有人勸他剪掉辮子,他卻理智地解釋道:“我們為剪辮的最後目的,應該大家聯合起來,等到全體的中國人都可剪辮子時,才把辮剪掉。若是一個一個地把發辮剪下,是不相宜的。”這是孫中山第一次以辮子相號召,鼓吹團結大多數民眾奮起反清。1895年廣州起義失敗後,由於“興中會”已經建立,反清的大旗已高高舉起,所以孫中山在11月20日由日本橫濱前往檀香山時,就在華僑馮鏡如的文經書院剪掉了辮子,以示決心把反清革命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