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剛結束,現在大家比較熱議的話題就是這個高考移民,其實這個古代也有很多高考移民的事情,
其實在科舉盛行的古代,早就有“高考移民”一說,由此可見“高考移民”的確為我國教育界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仔細研究曆史,你會發現古代參與“高考移民”的,有我們認識的“熟人”呢!
其中,大名鼎鼎的詩人白居易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可以肯定地說,如果白居易不高考移民的話,肯定就考不上進士了!
白居易祖籍山西,生在河南,戶口則隨他爺爺,屬於陝西省渭南縣下邽鎮的居民,這廝參加科舉考試,應該去陝西渭南才對,但他鄉試那年沒去渭南,而是去了安徽宣城報考。這在唐朝可是違法行為,因為唐朝法律規定,所有參加科舉考試的考生必須在其戶口所在地報考。
白居易不傻,決不會無緣無故以身試法,他之所以去安徽報考,一定是因為當時安徽的錄取率比較高。
要知道唐朝科考跟現在高考一樣,各地錄取率高低不等,有的地方考生多、錄取的少,競爭激烈;有的地方則考生少、錄取的多,輕輕鬆鬆就能考中。
比如,首都地區錄取率非常高,一個長安城取中的人數竟然跟一個大省取中的人數差不多。
不光唐朝,兩宋和明清也是這樣子。北宋時江南考生多而錄取少,很難考中;北方考生少而錄取多,容易考中。明清時內地考生多而錄取少,很難考中;邊疆考生少而錄取多,容易考中。
宋朝文壇大腕歐陽修曾經給皇帝寫信說:“東南州軍取進士,二三千人處隻解二三十人,是百人取一人。西北州軍取解至多處不過百人,而所解至十餘人,是十人取一人。”錄取率低的省份100:1,錄取率高的省份10:1,地域差別如此之大,自然讓考生們眼紅,紛紛玩起舊版的高考移民小遊戲,白居易隻是玩家之一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