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上,如果說有什麽事是放著不管、任其發展還能產生好結果的,恐怕隻有存錢這麽一件了。無論什麽事情,問題小的時候總是很容易解決,但如果一味拖延,就可能演變成大事。
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
吃得少有很多好處,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飯後打掃戰場也很簡單。以前做得多也吃得多的時候,擺放品種繁多的小菜會用上很多餐具。為了做得更精致,各種鍋具、刀具、模具等也都得拿出來用。麵對精心製作的美食,經常大快朵頤,肚子飽得連一根手指頭也不想動,隻想歪在沙發上,更別說立刻起身收拾廚房了,隻能拖著待會兒再洗,甚至會拖到下一頓要做飯之前才洗碗。
而且要洗的東西很多,常常要洗將近一個小時。回顧以前的生活,從做到吃再到洗,每一個環節都是體現著繁雜而浪費的特點。
我獨自生活之後,發現和家人一起生活時的很多做法是需要反省的:比如,像水杯之類沒有油漬的,用水衝洗之後就能用的餐具,用完即洗的話就能減少飯後洗碗的勞動量,但是那時我並沒有做好這些“舉手之勞”的事情,給負責洗碗的人帶去了不小的負擔,現在想想真是慚愧啊。那時候我的想法是“洗碗不歸我管,待會兒讓別人一塊兒弄吧”,不懂事的我還常常耍賴,因為總會有人替我把弄亂的地方收拾好,總是依靠別人的好意舒服地生活。
讀了保羅?科埃略的小說《查希爾》,我突然醒悟了,在這個世界上自動運行著“好意銀行”。人與人之間的好意就像存款和取款,如果我該做的事情讓別人代替,哪怕是家人,也要記在賬上以後再還。哪怕再親近的關係,隻要一直不停地索取別人的好意,總有一天那個負數的存折會被破產處理,親近的關係也就結束了。如果你覺得自己跟別人之間,有被切斷和被趕出來的感覺,那就得趕緊反思一下了,到底做了什麽讓對方感到失望。同樣,如果周圍人一味地從我這裏提取好意,我也會不堪重負,直至收回我的好意。一度依賴家人的好意而懶惰的我,在獨自生活後才深刻反省,對家人無條件的犧牲感到無比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