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一个根系扎实的人

物有定处

字体:16+-

放包有放包的位置,放衣服有放衣服的位置。这显然是非常好的习惯。下班回到家,如果书包随便往哪儿一扔,衣服胡乱地往哪儿一堆,那家里的氛围就离温馨和舒适相去甚远了。有道是,“在混沌中存在着秩序”a,人即使居住在脏乱差的房间里,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是会失去整洁利落带来的许多享受。

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什么东西都放在固定的位置。看着大大小小的物品各就其位,我的心里会感觉到一种安定感。打开我的抽屉,里面清清爽爽,什么东西都非常宽松地排列在那里,不重叠着放在一起。这里放护照,那里放钱包,绝不会随意乱放,也不会歪歪扭扭地一扔了事。那种把什么东西都一股脑收进抽屉,乱哄哄地堆叠在一起的收纳方式我很不喜欢,虽然桌面上没有杂物,但抽屉里一团糟,这不是掩耳盗铃嘛!

a 语出美国作家凯文·凯利的《失控》。

我的生活很简朴,家里没有那么多东西,用完什么立刻放回原处的习惯,使我对家里什么东西放在哪里了如指掌。有一天,我想让取用调料时更顺手更方便,就稍微调整了一下厨房物品的位置,把调料和上面格子里的筷子笼换了个地方。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习惯性地去原来的位置上找调料。这件事让我对“习惯”有了新的认识。我一度认为记忆是暂时的,很快就会遗忘,没想到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习惯,对我们的行为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用大脑学会的游泳方法也许很快就会忘记,用身体学会的游泳方法却一辈子都记得。

我也不是天生就会收拾东西,而是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意识到对享受一个人的单调生活的我来说,整理往往和人生的复杂问题交织在一起。特别是钱的问题。一屋子的杂物会让原本就不大的房子显得更小,我需要一个宽敞的房子,可是我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个愿望。晚期斯多葛主义的代表人物哲学家塞涅卡说过:“贫穷不是拥有的少,而是想要的多。”拥有是一种快乐,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有些东西的确会让生活变得美好,但是大部分的物品都只会把逼仄的空间和紧缩的存折余额作为礼物送给你。

看着那些经过深思熟虑才买回来的东西安安稳稳地坚守在各自的位置上,我觉得更珍惜它们了。下班回来后,用干布把鞋子内外都擦干净,让它们通风一晚上,第二天再放进鞋柜里。当我拥有100 双鞋的时候,很难想象会对一双鞋子如此爱惜。拥有的东西少了,每一件都变得更为珍贵,会非常用心地打理它们。

减少不必要的东西,摒弃没有价值的贪心,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是我过往三十多年来做出的最好选择。我在头脑中描绘着一个温馨的画面:步入晚年的我,依然和这些在同一个位置上兢兢业业地发挥着作用的生活伴侣在一起,那时候,摆脱了物质带来的烦扰、以轻松的心情探索更广阔世界的我,会不会比记不起东西放在哪儿而吹胡子瞪眼的我更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