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藏没想到,这小孩如此固执,他一定要拜武藏为师,无论怎么哄都不听。最后,连客栈老头也来帮忙劝,他软硬兼施,结果反而更糟。城太郎抱着武藏的胳膊,拼命哀求,最后竟然哭了起来。武藏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说道:“好了!好了!我收你为徒!不过,今晚你一定要回去跟你们老板讲清楚,再做决定哟!”
如此一来,城太郎才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第二天一早,武藏对客栈老头说:“老伯!这些日子多亏您照顾了!我想到奈良去,请帮我准备些干粮。”
“咦?您要走了?”
事出突然,老头感到十分惊讶。
“是不是因为那小鬼提出的无聊要求,您才突然要走……”
“不是不是!不是因为那小家伙。我老早以前就有这个心愿,听说大和宝藏院的枪法非常有名,我想去见识一下——等一会儿,那小鬼来了,可能会不高兴,您帮我应付一下。”
“小孩子哭闹一会儿,就没事了!”
“还有,酒馆老板那儿,也帮我交代一声。”
说完,武藏就离开了客栈。
泥泞的道路上,散落着红梅花瓣。今早起就一直飘着细雨,湿润的春风轻拂着面颊,细密轻柔的雨丝完全不同于昨日的瓢泼之势。
三条河口的水位高涨,河水浑浊不堪。桥下有很多骑马的武士,正对来往行人进行盘查。
武藏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江户的将军即将上京,作为先遣队的各大小诸侯将在今日到达。因此,各家武士才加紧盘查,以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浪人。
武藏被盘查时,态度很从容,于是得以安然过关。此时,他才突然感到,自己的确是一名无帮无派的浪人,既不属于大阪的丰臣派,也不属于江户的德川派。
回想起往事,武藏感觉自己太可笑了。
当年,自己仅凭一时冲动,就背着长矛参加了关原大战。
由于他父亲追随的主公隶属于大阪方面,他的故乡也属于丰臣秀吉的势力范围,而他从小听到的都是关于那位英雄的伟大事迹,因此这些早已植根于他的头脑中。
要是现在有人问他:要投靠关东,还是投靠大阪?
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大阪。
这种思想早已存在于他的血液中。
然而,关原一战让他领悟了很多道理。当时,他手持长枪,混迹在步兵队伍里,无论自己如何卖力,都不会对结果产生任何影响,更无法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如果真能做到以死效忠,也就罢了,这样死还算有意义。然而,当时武藏和又八的想法却并非如此。他们一心想的只有功名,说穿了就是寻找一个无须耗费任何资本就能一夜成名的机会。
后来,是泽庵教给他生命的真谛。仔细想过之后他才明白,获得功名并非无须任何资本,而是拿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去换取一个微不足道的名头——原来自己一直都抱着侥幸心理——想到当时的那份天真,武藏不觉苦笑起来。
“马上就到醍醐城了!”
武藏边想边走,汗水早已打湿了衣襟。他停下脚步,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高山的坡路上。突然,远方传来一阵喊声:“大叔——”
过了一会儿,喊声再次传来:“大叔——”
“啊?”
武藏看到那个酷似河童的少年,迎着风飞跑过来。
果然是他!不一会儿,城太郎的身影就出现在道路的另一头。
“骗人!大叔你骗人!”
城太郎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跑着,一边埋怨,他一脸委屈,几乎就要哭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