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父子矛盾

字体:16+-

朱元璋对接班人朱标的安排,可谓煞费苦心,他所做的一切事情,几乎都是为了朱标能顺利接他的班。对功臣群体的大清洗是这样,对各路王爷的严格规定也是这样。在很多人眼中,这样的父亲是合格的;可在朱标眼中,这样的父亲很不合格。

据史料记载,父子二人第一次发生矛盾是在1374年,当时朱元璋最喜欢的一个小老婆去世了。朱元璋很是悲痛,用隆重的葬礼送这位美人归西。同时,他希望朱标用对待死去老娘的礼节来对待这位香消玉殒的美女,朱标却死活不同意。他的理由是:“你这个小老婆又不是我亲妈,我为什么要按对待亲妈的礼节来对待他?”

朱元璋流泪说:“你这个畜生怎么如此没有人情味?她虽然不是你亲妈,可也是你小妈啊,总之就是妈!”

朱标说:“我就不。”

朱元璋化悲痛为愤怒,当着众大臣的面抽出宝剑,要砍了朱标。朱标虽然是个大胖子,但跑起来就和神行太保一样快,朱元璋追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也没有追上。

朱标扭头一看,发现老爹累得直喘粗气,就停下来说:“老头儿,你要拿剑砍我,我肯定会跑;如果你拿根棍子,我就站着让你打。”

这句话把朱元璋气笑了。众臣本来还很紧张,发现父子二人居然还开起了玩笑,就都跟着笑起来。

其实,朱元璋经常追着朱标要揍他,有时候拿的是宝剑,有时候拎的是棍子,但无论他手里的武器是什么,他从来没有追上过朱标。这样的次数多了,很多大臣发现,两人的“你追我跑”,其实是只属于父子之间的游戏。

朱元璋常常以朱标的名义,派遣使者到各路王爷那里视察慰问。如果发现有王爷违规,他就以自己的名义给予他们惩罚;如果发现王爷们做出了成绩,或者是品德不错,就以朱标的名义嘉奖他们。这一招数,让朱标在家族中的地位得到了巩固。

朱元璋的次子朱樉被封为秦王,就藩于西安。有一次,使者回来说:“秦王只有一个老婆,居然没有小老婆。”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说:“你好像也是这样,你俩是不是有病?”

朱标说:“老头子,我们都注意养生,不像你……”

和往常一样,朱元璋抄起身边的棍子就要打朱标。朱标话还没说完,赶紧从椅子上跳起来逃跑,眼看着就要被朱元璋追上。朱标此时急中生智,从怀里抽出一个卷轴丢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停下来,打开卷轴,发现卷上所画的内容,正是当初马秀英背着他逃跑的情景。

他不禁鼻子一酸,扔掉了棍子,看着远远跑掉的朱标,眼眶湿润。就在眼泪马上要流下来时,他忽然又笑了。

满朝文武其实都看得出来,朱元璋和朱标之间父子情深,发生的各种“矛盾”只是两人以插科打诨的形式,呈现出来的父子深情罢了。所以,没有人敢对朱标无礼,因为他已经命中注定是未来的皇帝。

未来的皇帝毕竟不是现在的皇帝,朱标有时候还是要向最高权力——现任皇帝低头。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大肆株连屠杀功臣时,朱标见杀的无辜之人太多,就出来劝谏说:“杀有罪之人乃天理,杀无罪之人乃灭天理!”

朱元璋拿起一根长满了荆棘的棍子,扔到地上,对他说:“把它捡起来。”

朱标一看,这玩意儿必须戴上手套才能捡。他一时无从下手。

朱元璋捏起那根棍子,抽出宝剑,三下五除二把上面的荆棘全部砍掉,再次扔到地上,说:“把它捡起来。”

朱标很轻松地就把棍子捡起来了,朱元璋得意扬扬地说:“这根棍子,就好比是皇权;我杀的那些人,就是棍子上的荆棘。你如果想掌控皇权,就必须去掉这些荆棘。”

朱标叫起来:“这是什么狗屁比喻?荆棘不是凭空长出来的,肯定是棍子本身有问题。因为古人说过,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上若是桀纣之君,下必是桀纣之民。”

朱元璋也叫起来,一面叫,一面从朱标手中抢过那根棍子,怒气冲天地说:“你敢说我是桀纣,我揍死你!”

朱标扭头就跑,一面跑一面叫着:“你不杀人,就是尧舜。”

朱元璋这回真来了气,任何一个恶人都不喜欢别人称他为恶人,这是人的本性。他用尽浑身力气,眼看就要追上大胖子朱标了,朱标突然喊了一声:“老妈,救命啊!”

朱元璋闻听此话,像踩了急刹车一般停下来,眼睁睁看着大胖子朱标跑远了。

在朱元璋看来,朱标的那一套尧舜之君尧舜之民的说法只是纸上谈兵,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居于人下。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即使是在尧舜时代,也有共工那样的恶棍。若想长治久安,就必须清除那些毒瘤。指望用仁义道德化解毒瘤,这是痴人说梦。

在朱标看来,朱元璋在后宫中是慈祥的老爹、合格的丈夫;可一到朝堂,他就好像中了某种妖术,变成了截然相反的冷血暴徒。

朱标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漠视人命、不知慈悲为何物的老爹。有这样一个老爹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一个那样善良的老娘,这两个人到底是怎么凑合到一起的呢?

这是个谜,也不需要解开,因为朱标的命运马上就要出现拐点了,它将拐到一个他老爹朱元璋永远不可能想到的方向。

1389年,秦王朱樉被朱元璋从西安调回南京,要他担任宗人令(主管朱氏皇族的机构)。很多心机深沉的大臣都觉得朱元璋这一手的背后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就连朱标都认为,老爹朱元璋可能是烦透了自己,打算废掉自己的太子之位。

朱元璋得知朱标的这种担心后,马上把他叫到面前,看着他胖嘟嘟的身材,哀叹着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标假装惊讶,问:“什么想法?”

朱元璋说:“你记住一句话,无论是朱樉还是朱棣,抑或是你的其他弟弟,他们都只是皇帝的儿子;而你,是我朱元璋的儿子。”

朱标这回可被震到了:皇帝的儿子和朱元璋的儿子,有什么区别!?

然而,他转念一想,就明白了这句话的玄妙所在:父亲爱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但皇帝爱儿子,却是社会角色大于父亲角色。朱元璋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朱标永远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因为他皇帝朱元璋有很多儿子,而父亲朱元璋,只有他朱标这一个儿子。

但是,朱标能放下心来吗?到了李善长案爆发时的1390年,朱标的心又开始提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