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望曦
一
我做了一個夢。
我夢見自己變成一條蠕蟲,在淺海中遊曳。
陽光刺破海麵,落入海水裏,隻剩泡沫間反複折射的、細細碎碎的光暈。我從那些泡沫與光暈間穿過,不知疲倦地向前遊著。但海水開始變熱,鮮血般的紅色從底部向上暈染,水體越發黏稠、結實,像是變成了一塊巨大的天鵝絨,直到將我牢牢包裹在其中為止。
我動彈不得,無法呼吸。熱量將我溶解,我的肉體化作沸騰的血肉之湯,也成為這片血紅色海洋的一部分。
於是,我放棄了思考,任憑自己的意識也流入海中。
夢在這裏戛然而止。
二
上午,10點,海邊公路。
我開著車,不經意間,眺望起了車窗外的海麵。
大海,生命從這裏起源。無數生命在競爭中或死亡,或強迫自己進化成新的模樣,最終形成了這顆行星上豐富的生態圈;但也有生命選擇放棄變化,遊回海底的最深處,作為時間的見證者蟄伏起來,等待被發現的那一天。
他們被稱為孑遺動物。
例如腔棘魚,它們出現在3.5億年前,屬於一個十分古老的魚類亞目。它們的近親向陸地進發,演化為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以至於人類。這種生物曾被認為早在六千萬年前即已消失殆盡,然而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它們又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被大眾所熟知。
幾天前,著名的海洋生物學家林威,與他的研究團隊共同公布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發現—他們在深海中找到了一種此前從未被發現過的蠕蟲,而這種蠕蟲,可能是生存在五億年前的葉足動物的孑遺。
這次,我就是為了采訪林威教授,而驅車前往他所就職的海洋研究所。
我很快就抵達了目的地。
在接待員的引導下,我與其他遊客一起參觀了研究所中陳列的諸多成果,其中就包括了這次林威教授發現的蠕蟲—它被命名為“薇蟲”,據說取自詩經中的《小雅·采薇》一詩。與我想象中古怪的海底怪獸不同,這種蠕蟲甚至還沒有一個小指節那麽長,蟲身通體暗紅,遍布肉疣,兩側長著小巧的、成對的足,頭尾部各有一對小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