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看过您作品的读者,尤其是《罪恶捕手》以及《罪恶捕手:恶童医院》,读者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里面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能够告诉我们答案吗?
《罪恶捕手》出版,也就是这系列作品的第一部问世之后,我的读者都会追问我同一个问题:“真的有‘犯罪档案库’吗?”
我的答案始终如一:“对,的确存在。而且圣赦神父还有网站。”
我想大家一定都没猜到,其实这本小说的内容源自真实故事。当然,我只是以其为基本素材,经过了精心改编,才写成小说。不过,要是有人质疑书中情节与角色的真实性,我也不能责怪他们。第一次听说“圣赦神父团”这个梵蒂冈最古老的神职团体,大家总是十分讶异,其实这和我第一次听说时的反应一模一样。我永远无法忘怀当时的冲击,脑中立刻同时浮现了某个问题与构想。问题是:“怎么从来没有人写过这些圣赦神父的事?”而我的构想则是:“要是能把它写成小说一定很棒!”
您是怎么想到这个不可思议又逼真的主题?
每一个作者都希望能够写出“充满原创性”的小说,这是所有小说家的圣杯。所以,我必须说我欠了某人一辈子的恩情。
我第一次遇到强纳森神父的时候,着实不敢相信自己面前站的是某个近似“条子”的家伙,酷似我深爱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惊悚犯罪小说中的警探,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神父!而且,他的故事中具有某种相当强烈的“哥特”风格,仿佛他真的在某个暗黑世界的边缘工作。时至今日,强纳森神父依然在帮助执法单位处理某些可能有邪魔涉入的疑难悬案。有时候,对于那些令人完全摸不着头绪的案件,从“犯罪档案库”里学习到的经验反而是有助厘清的关键,至少,可以发挥部分的助力。
这样的写作之旅是否让您更加了解人性?换言之,您对于“善”与“恶”的观念得到了怎样的领悟?
随着历史不断演进,良善也随着人性一起进化,但邪恶却几乎保持原貌——这是大家都不想听到的真相。
除了那些与高科技发展有关的案件,大部分的犯罪情节,尤其是那些最令人发指的可怕案件,其实都与千百年前的案件极其相似。在古罗马时代,也有和现代一样的杀人魔(当然,只不过那时候并没有这种称号)。虽然我们已经研究罪行超过千年,也了解得比较透彻,但我们依然无法解释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驱使那些与我们一样的人犯下重罪,而目的只是取乐。在“犯罪档案库”可供参阅的历史资料中,有许多事件可为明证。比方说,在一九九七年,我的大学毕业论文主题是某个著名的意大利“杀人魔”,专挑小孩下手的凶手。他有严重的自恋型人格,很乐意重述自己杀戮的可怕细节,对于自己的“丰功伟绩”几乎到了吹嘘的地步。在警方仍然寻找他的时候,他在某间公共电话亭里直接打电话给警察,还在里面留下了“杀人魔”的署名。其实,在古老档案的告解内容中,也有某个年轻人犯下了相同的罪,他描述自己杀害无辜小孩时的心情所使用的措辞,与这个杀人魔极其类似。只不过,这名年轻的悔罪者活在十六世纪前半叶!
您学的是法律与犯罪学,相当了解人性的最幽暗角落。在这个领域中,是否还是会听到让您惊讶万分或是猝不及防的故事?
强纳森神父曾经警告我,他告诉我的某些内容,可能会让我无法接受。某些恶行的表现形式的确让我毫无心理准备,有时候,我实在很难老实招认这一点。我看了许多案例,作为研究资料的一部分,而我在写这本小说的时候,选择的故事都很审慎,以免一不小心就落入过度暴露案情的**之中。我们有某种诡异的天性,邪恶之事对我们有股危险的吸引力。举例来说,正因为这种特性,会让我们公开谴责杀童凶手的时候,也会在同时透过媒体追踪他的一举一动,满足自己可怖的好奇心。其实,永远被记挂在心的是凶手的名字,而惨遭他们毒手的受害人姓名却鲜少有人记得……
从背景研究到书写,您花了多长时间才完成这部小说?
我写这部小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但许久之前就有了这样的构想。我所描述的这些地方的历史,都是我研究与阅读的成果,最重要的是,它们是许多罗马朋友多年来给予我的赠礼。多亏了他们,我才能挖掘出许多传说与谜团,而且也拜他们所赐,我造访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神秘角落,比方说,当我知道梵蒂冈里有两公顷树林的时候,我当然觉得如获至宝!
您与罗马的关系是怎样的?
如果不是在罗马出生或是曾经在罗马长居的人,绝对不会知道这座全球最独特的城市到底隐藏了什么秘密。罗马是我多年的家,所以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在我们这个世界中,绝对找不到第二个像这样的地方。只要来到这里的人,一定会产生归属感,而且他们立刻就能体会“永恒之城”这种说法的确恰如其分,这一切绝非出于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