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句话送十族亲友上天

第123章 纳粮开中

字体:16+-

除却朱厚照和朱厚熜以外,所有人都疑惑的看向季博昶。

“大明如此鼎盛的汉王朝灭亡后,后人争说纷纭他的灭亡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万历荒废了朝政,有人说因为阉党,因为王振,有人说是因为流民,因为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就是被流民推下政治舞台的。”

“但之前我也和你们说过,实际上是灭亡于财政,大明到了后期,财政破产,没钱安抚流民,没钱镇压农民起义,更没钱和女真打仗,所以导致大明灭亡。”

成化帝朱见深眉头紧锁。

虽然从他这财政就出了问题,但他自认为大明的财政就算落在了朱佑樘手里也不会到崩溃的地步。

“你们怀疑朱佑樘中兴之主的身份不无道理,我认为他就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守成君主。朱见深驾崩后留给他的江山是富庶安康的,但是他留给朱厚照的就是一堆烂摊子。”

“对于蒙古和少数民族的边防,朱佑樘又设了太原、固原二镇,成为了九重边镇,洪武年间实行开中制,弊端只有一个,便是让利给盐商,减少了朝廷的收入。永乐帝能几次北征蒙古,也是得益于开中制。”

开中制是秉持着兵马未出粮草先行的原则,让盐商去户部拿盐引,保证了边防士兵的粮食。

老朱扫了眼后世子孙,脸上似乎骄傲的在说,你们都得跟我学着点。

“但是功在当代害在千秋,开中制拖垮了大明的财政。到了朱佑樘这里,他听从叶淇变法,将开中制改为纳粮开中,从此边境边防松懈。”

纳粮开中实行后,盐商直接给户部钱,由户部发盐引。

虽然可以快速增加国库的收入,但是也因此多了很多贪官,尤其是户部捞银子的。

弘治末期,维持边防的经费严重不足,边境自然就衰落了。

“朱佑樘信任文官,甚至将原本由武将主管的五军都督府交给了文官管着,甚至还有卫所的土地和户籍,都在文官的手上。”

交在文官手上可想而知,土地兼并的速度加快,卫所难以维持。

话落,嘉靖神仙一拍脑门。

“怪不得嘉靖年间的军户大逃亡。”

他一直觉得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不成想竟然出在自己的伯父身上。

闻言,季博昶眼神一亮。

他果然没看错朱厚熜,即便他闭门修仙不问世事,但是对于财政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

宣德帝朱瞻基长舒一口气,“土木堡已经将五军都督府重创了一次,交由文臣手里岂不任由他们中饱私囊?”

猪堡宗和黑化版朱祁镇似乎已经脱敏了,听到土木堡这三个字浑然不觉。

很显然,大明国运的转折就是从那场战争开始。

季博昶清了清嗓子,沉声道:“即便我们穿越到了正统时空,阻止了土木堡之变的发生,但是这个道理都是相通的。”

他看向正统朱祁钰。

“我先前说朱佑樘三次收复哈密,是因为哈密丢了很多次。”

朱佑樘显然是文官集团的傀儡皇帝,文官哪有脑子想战斗策略?

而武将又因为朱佑樘的决定,被大大降低了地位,再无强硬的管事能力。

也不知道是哪个文臣给朱佑樘洗脑的,担忧武将手中兵力太强会造反。

军权分明都在皇帝手上。

大将军朱厚照似乎也明白了,为何正德年间他连个带兵亲征的机会都没有。

原来也不全怪朱祁镇啊!还有他爹朱佑樘,对于此事也罪不可恕!

朱佑樘亲自将军权和皇权都交到了文臣手里,才使得朱厚照一辈子都在和文官作斗。

而朱见深简直如晴天霹雳一般,他在成化年间做的所有,都相当于白干。

对于史书只是一个皇帝的位置而已,但是对于朱见深是整整一生。

他为后世子孙开辟的疆土,为后世子孙创下的基业,仅仅只延续到了朱佑樘的身上。

朱厚照盯着朱见深落寞的神情,登时出现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皇爷爷你放心!我肯定秉承你的意愿重新收复河套,打的蒙古人不敢进入大明边境。”

他立下雄心壮志。

“等我打败那些文官的!”

朱厚照扯了扯唇角,说得好像他已经不在世了一样。

“放心,只要我在位一日,就不会把卫所和五军都督府的权利下放给文官。”

季博昶见他们分别发表意见,又立下目标,微微挑眉。

“执行这些之前,我会给你们一些灵感,所以你们先不用急着去想,好好看下一段vcr。”

闻言,老朱等人心脏都要跳出来了。

每次看一段vcr,他都要被这些子孙后代给气个半死。

明明自己对以后的安排都是好好的。

“历史上说弘治年间不耗费财力在兴建上,但事实不是如此。”

嘉靖神仙率先察觉到了脚下的腾云驾雾之感,他与小朱厚熜共乘一朵云,二人兴奋不已。

尤其是小朱厚熜,此时此刻他才真正有了修仙的感觉。

原来仙师真的没骗他!

“仙师!我已经学会腾云驾雾了!”

他高呼。

朱厚照看着他一脸兴奋,脸上也挂上了淡淡的笑容。

他这个堂弟自幼长在兴王府,只有每年新岁会随父亲来京城,其余时间都在藩地。

说实在的,朱厚照还是挺看重这种兄弟情义的。

永乐朱高炽刚一上来,就有头晕目眩之感。

“仙师,仙师咱有点晕云了。”

话落,他直接吐了。

小朱厚熜震惊的盯着他。

“我带你们看过朱佑樘征用京营士兵来为外戚修家庙宫,他做出的建筑远不至此。”

弘治晚期,可以说朱佑樘彻底推翻了自己原先做出的有利政策。

朱见深眯着眼看了看下面,一排排的殿宇,比行宫还辉煌。

“每一个都是朱佑樘下令兴建的寺庙,所花费银两超过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

虽热现在对于已经征下倭国的老朱等人不是问题,但是朱见深听到这个数目直接瞪大了眼睛。

一千万两!

老朱棣也是一个居安思危的君主,他回想自己北伐时所耗费的银两,居然还不如修个寺庙花费的多?

“这败家子!”

他唾骂道。